经历业绩滑铁卢、市值大幅缩水等风波,海底捞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 
8月24日晚,海底捞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 。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上升110.0% 。 
与此同时,海底捞当晚公告,董事会两名董事辞任,两名董事都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其中一人是海底捞创始人、董事长张勇的妻子 。 
海底捞被投资者视为”火锅茅”,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遭遇滑铁卢,海底捞的股价跌跌不休,今年2月,海底捞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达85.8港元/股,市值超过4500亿港元 。 
至8月25日,股价报27.7港元/股,总市值为1515亿港元,半年时间蒸发了30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 。 
 

文章插图
到今年6月底海底捞在全国已经拥有1597家门店,吃顿海底捞不再那么难了,海底捞的神话也在慢慢褪去了 。
海底捞艰难
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扩张成为海底捞的关键词,似乎开拓新店成为海底捞业绩增长的”万能钥匙” 。
但受制于员工、客流量等因素,新门店的盈利需要一定的爬坡期,去年又赶上疫情,对海底捞的影响自然不会小 。
海底捞今年3月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6.1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86.9% 。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出台各种政策,以稳住营收下滑的势头 。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海底捞净营收利润出现一定的回暖,在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之际,依然存在一定的隐忧 。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 /天,去年同期为3.3次/天 。 在餐饮行业,翻台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即一个饭店一天内每张桌子平均的使用次数 。
2020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为3.5次/天 。 再往前追溯,2016年-2019年,海底捞的翻台率分别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以及4.8次/天 。
据国信证券测算,3 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跌破该数值,可以认为该店处于亏损状态 。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顾客在海底捞的人均消费也在下降,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为107.3元,而上年同期为112.8元 。
目前,堂食成为海底捞绝对收入来源 。 海底捞餐厅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94.19亿元,增长了112.2%,占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3.7%上升到96.6% 。 而外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下降到1.7% 。
海底捞公告表示,主要由于疫情好转外卖订单数量减少,在堂食逐步恢复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店消费 。
对于上半年影响海底捞业绩的主要因素,其公告表示,一方面,海底捞于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新开门店数量较多,其次是海底捞新开业门店达到首次盈亏平衡,并实现现金投资回报的时间长于往期 。
今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去年6月他判断疫情在9月就能结束,并作出进一步的扩店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 ”
但事实上,海底捞的扩张并没有停止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1597家,而2020年底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298家,也就这半年海底捞又增加了299家门店 。
海底捞人员大调整
今年6月,张勇就曾表示,海底捞业绩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内部管理问题,包括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跟踪式监督以及数据化考核这几个方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