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习惯初步成形,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 。如果好的习惯没有在这个阶段形成,后续的要改变就事倍功半 。关于学习习惯,社会上涌现出的各种幼小衔接班说明家长们都已经很重视了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至于生活习惯,除了幼儿园外,家是孩子更重要的一个学习环境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去刻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习惯,过于溺爱孩子,孩子所有的相关事情都由家长代劳,则可能出现还在在幼儿园是一种生活习惯,在家里又变成另外一种习惯的怪现象 。所以,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独立的重要性,说白了,就是要求孩子自理,包括学习上的自理和生活上的自理:
1、学习上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整理学习相关用品,书籍、书包、文具等;
2、基本生活要求孩子自理,能够独立生活:包括起床、叠被、洗脸刷牙、打饭吃饭、刷碗等;玩的时候玩具要自己收拾;
3、有计划的习惯:当天能基本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玩的计划 。
多数家长都是知道要做到这几点的,但是难在如何做到这几点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立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家长能够通过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严格执行,不能轻易贯孩子的小毛病,相信人人都能帮孩子培养出好习惯 。
孩子上小学了,怎么才能训练他的自理能力?孩子上小学了,家长才来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稍微迟了一些 。因为孩子在上幼儿园期间,父母就应该开始由计划有步骤地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更衣、收拾玩具、作息时间等(孩子在秩序敏感期期间就是一个很好的养成良好习惯的机会,我的新书【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有具体介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这将为孩子上小学具备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
【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独立生活习惯?】虽然迟了一些,但是父母努力,还是可以做到“亡羊补牢”的:
1、从整理学习用品入手,培养孩子的学习自理能力 。告诉孩子为自己做一件事──整理书包,给他讲怎样清理书包才有条理,使课本不零乱,并随时检查他的工作直到孩子做到为止 。
2、 从自我服务中培养学生的自zhi、自理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睡觉穿衣洗刷,扫地倒垃圾等,只要孩子的年龄段可以做的,孩子都必须独立并按时完成 。
3、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促进孩子自zhi、自理能力的形成 。比如父母下了班回家后,不玩手机,按时睡觉,与孩子一起阅读等,都是给孩子树立一个遵守时间和做事有条理的好榜样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心得体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步骤/方法:
1 。学会正确引导孩子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 。从不会走到会走路,那时走路的样子可能很可爱,但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 。我们不要怕孩子会不会摔跌,会不会摔疼,因为那是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可能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事情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 。早上起来,我们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计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帮他整理整理;吃饭让他自己吃,哪怕饭粒掉了一地,不要责怪他,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