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人物名片 何延哲 就职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任测评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网络安全标准与合规、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指南》《个人信息告知同意指南》等国家标准主要编制人 。 受访者供图
“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道德情操和网络素养”,是时代要求,也是各方责任 。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立足音视频及直播平台,通过系列专家访谈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话题 。
音视频直播平台如何平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接受南都专访指出,目前身份验证难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最大难题,采用人脸识别等技术不仅需要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考虑以“最少够用”原则选择适当的识别精度,以平衡隐私保护问题 。 同时,平台还要落实数据最小化储存和使用,加强数据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
A
谈未成年人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最大难题
南都:当前网络音视频服务运营者收集、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存在哪些问题?针对音视频领域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技术监管有哪些难点?
何延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份验证难 。 如何验证这个人是未成年人?如果明确知道这是一个未成年人,该防沉迷的防沉迷,该限制时长的限制时长 。 但如果一开始没做到位,后面就全乱套了 。 另外,随着身份验证越来越严格,大量还未戒掉网瘾的未成年人会“潜入水下”,明面上看不见,可能会有黑灰产提供隐蔽的认证方式,需要关注这个现象 。
南都:目前部分平台在尝试使用声纹识别或研发人脸识别技术以识别未成年人,现在收集或分析提取这些生物识别信息存在哪些问题?
何延哲:从技术层面而言,基于人脸特征点的信息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相关数据库面临被黑客攻击或自身防范不力导致泄露情况 。 人脸特征数据库外泄面临很大隐患 。 首先,以往密码被窃取,可重新设置实现密码更改,但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是唯一且终身不变的,一旦泄露将导致用户个人财产、隐私等公开 。 另外,目前人脸识别强制使用的现象非常突出 。 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觉醒的情况下,必须让用户清楚知道平台要获取哪些信息、用处是什么,并且有选择的权利 。 此外,绝大部分平台尚未实现向用户提供删除人脸信息机制,一旦开通人脸识别,用户很难撤回对人脸信息的同意 。
南都:一方面世界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监管逐渐加大,另一方面部分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仍然依赖信息收集,以识别未成年人身份 。 如何防范过度收集、违规滥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隐私保护如何达成平衡?
何延哲: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第一个环节是身份验证,在这个信息收集过程中,涉及的不仅是未成年人的隐私,还包括成年人的 。 身份证实名制早就有了,但防沉迷效果不是特别好 。 现在没有法律法规要求识别未成年人身份时用人脸识别,只是一些机构为达到好的效果想尝试这么做 。 这种做法牺牲的不只是未成年人的时间,而是所有用户的时间 。 是否有更好的技术手段,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也能做到识别?比如,是否可以不收集完整的人脸,只是验证年龄?比如特征点大概取几个代表年龄,符合“最少够用”原则,不需要像网上支付时的要求那么精确 。 针对特定业务场景,将精度降下来,是可考虑的一种技术方案 。
- 曹操出行的游击战
- 网友实测ofo拉好友退押金功能被坑:新用户注册验证码都收不到
- 跨境电商怎么定价?公式是什么?
- 什么决定了手机的拍照质量,手机拍照选4:3还是16:9?
- 什么症状是手机中毒,wifi中毒会有什么症状?
- 招商加盟排行榜,全国招商代理项目?
- 怎样才能手机赚钱,手机如何快速挣到钱?
- 5G手机怎么启动5G网络,铁岭有5g网络吗?
- 用手机赚钱注意事项,什么软件赚钱最快?
- 华为手机有什么优点,华为手机的八大卖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