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全民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方法( 二 )


袁国勇:全民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方法

文章插图
图2 香港大学取得SARS研究突破的团队 , 前排右一为袁国勇 图源:袁国勇提供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 在SARS以前 , 袁国勇已经将研究目光聚焦于新发传染病 。 而在SARS和COVID-19之间 , 他持续研究蝙蝠和鸟类为宿主的冠状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毒 , 发现了80多种新病毒 。 他预计到类SARS传染病会再度出现 , “我已经准备了十四年等待它的到来 。 ”而当新冠真的到来 , 他发现自然的造物再次远超人类的预期 。 “大自然是最有效的生物恐怖分子, 它可以制造出超出我们预期的近乎完美的病毒 。 ” 他说 。
袁国勇认为 , 提升疫苗接种率是解决疫情问题的根本方法 。 他向公众的呼吁 , 包括签发疫苗护照、补打加强针、推荐疫苗混打 。
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前夕 , 《知识分子》访问袁教授 , 了解这位病毒学家和临床医生对病毒、疫情、疫苗和新冠药物研发等大家关心的问题的看法 。
本文以《知识分子》与袁国勇教授的对话为基础 , 结合已有的论文发表 , 对话记录有删减与编辑 。
自然界病毒为何跳向人类世界?
知识分子:作为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和医生 , 你发现了超过80种新的病毒 。 你怎么总结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病毒的认识?如何看待人与病毒的关系?
袁国勇:首先 , 世界上大部分病毒还没有被发现 。 我们所掌握了解的病毒还不到总数的1% 。 我们对于动物的监控和取样也存在随机性和误差 。 例如我们在香港监控蝙蝠 , 1000个里只能抓到一个样品 , 而这个样品的代表性如何也不清楚 。 但我们很清楚 , 75%的新发传染病病毒来自动物 , 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 , 且很多时候病毒会经过果子狸、猪等中间宿主再感染人 。
所以 , 我现在在做的 , 也希望未来科学家继续做的 , 是监控野生、家养及养殖动物 , 和人类的感染情况 , 比如肺炎 , 以及因此类感染进入ICU的病人的情况 。 监控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和人类这三件事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可能感染人类的病毒的情况 。
同样重要的是监控动物和人类的交互接口 。 人类如何和动物接触?一般是通过野外旅行、打猎、农场或屠宰场 。 更重要的是在野生动物市场和野味餐厅 , 在自然界接触不到的野生动物例如蝙蝠 , 果子狸 , 禽类会在野生动物市场有近距离的接触 , 他们身上携带的病毒会在一个很密集的空间里发生基因交流重组产生更多的变异 。 这种自然界不存在的各种物种包括人类近距离接触的场景 , 就被人为地创造出来了 , 自然也就创造了更多自然界的病毒变异感染人类的机会 。 这些地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交互界面 。
在过去18年中 , 我们的工作聚焦于此 , 发现了约80种新的病毒 , 其中34种是冠状病毒 。
知识分子:你提到了人与自然的接触 , 与过去相比 , 变化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病毒跳向人类世界?
袁国勇:最大的原因是全球人口数的增长 。 这导致了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食物和空间的竞争 。 这对环境是非常严重的破坏 。 人类在侵入动物的生态圈 , 影响它们的生存 。 野生动物如蝙蝠、鸟类经常携带病毒 , 通常是自身的病毒 , 这些病毒能够适应宿主的免疫系统 , 因此能和谐共存 , 而不对宿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 它们在洞穴和森林里有自己的生态圈 , 和人类没有接触 , 通常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