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零担快运史”

跨界横行 。
提起物流, 人们常常将它定义为一种运输方式 。
但事实上, 这是不专业的说法, 用“零担”来表示似乎更为贴切 。 物流是一个大概念, 统筹了快递、零担两个赛道, 细分了冷链物流、军事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生产物流以及虚拟物流等 。 物流也可以被定义为流程, 即:根据实际需要, 将信息处理、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等功能结合, 将物品从供应地送到接受地 。
电商经济和制造业繁荣, 是物流诞生的需求背景, 这也决定了物流以客户为导向, 通过高效、专业化的服务, 满足收、发货人的双重需求, 而产品类型多样化, 也造就了快递和快运两条赛道, 在时下众多玩家中, 平台化和业务标的的差异渐显, 安能物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从综合型物流企业, 转身押注零担业务 。 为此, 这篇文章我们将主要讨论:
安能上市, 能否验证物流行业寡头式猜想;
跨界、转型, 物流行业的风向变了吗?
零担变局如果要谈零担行业, 就不得不提德邦物流(2018年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 。
成立于1996年的德邦, 可以被认为是物流行业的元老级玩家 。 德邦依靠快运业务起家, 先后推出了精准汽运、精准卡航、精准大票以及整、拼车等零担业务模式, 同是精准快运业务, 用户通常将卡航理解为“快车”, 将汽运理解为“慢车”, 这是因为卡航通常会比汽运优先配载 。
卡航业务是指:客户在选择该业务后, 承运商通过对运输中转的节点(时间、空间位置), 精确地把控将货物准点送达, 这类业务的运输距离通常在480公里以上 。 (新眸注:当前快运业务默认30公斤为起步价, 重量、体积二者取大计费, 一般为6000泡比 。 )
电商市场的繁华, 让德邦动了想要“分一杯羹”的念头, 新邦物流在2012年召开的上市启动会, 让德邦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次年11月, 德邦便上线快递业务, 推出“3-60公斤免费上楼”的大票快递业务, 试图抢占快递重货业务市场, 同时也加速推进快运业务 。
德邦跨界瞄准的是快递市场, 殊不知快递巨头们也对零担市场觊觎已久 。
2012年, 百世集团收购了“全际通”, 成立了百世快运, 2016年, 中通以“产品回归”为由头, 跨界进军快运领域, 当时的理念是“以快递的时效来做快运”, 除此之外, 顺丰、圆通、韵达、申通等玩家, 也相继进军快运市场, 物流行业的变局悄然降临 。
2017-2018年间:中通快运对接阿里平台;京东在推出“高铁快运+电商”模式后, 又推出了京东速运;顺丰进军重货快运(与新邦联手), 并搭建了国际快运渠道(与中铁快运联手);百世快运上线了家居送装服务 。
原来的快运巨头德邦, 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但它的业务早已向快递倾斜, 随着“智慧物流”兴起, 信息化成了新趋势, 具体表现在电子面单、快递员PDA、中转信息实时更新等方面 。
相对来说, 快递巨头入局零担, 优势要高于零担转战快递, 这也直接导致了零担赛道的鏖战:我们所熟知的快递巨头, 前期多以电商件起家, 以顺丰为例, 它将目标锁定在了散客市场, 在市场下沉以及提升网点的覆盖率方面有相同属性, 但零担巨头的下沉市场和网点覆盖率要弱一些 。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数据, 当前零担业务正步入加速整合(从小而散, 到业务集中)阶段:
在国内公路货运市场10万亿市场体量中, 零担快运(60kg-3T)占据了近2万亿份额, 但目前我国零担快运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相较于美国零担市场(在2014年就达到了72%的集中度), 集中度较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