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PE巨头,立顿为何被放弃?( 三 )


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乔安路也曾在业绩会上指出 , 红茶在公司茶业务中的销售占比过高 , 在过去十年间 , 已然成为了一大趋势 , 这对联合利华的增长和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 。
以红茶为主的固有产品结构 , 让联合利华走上下坡路 , 立顿也不再受到追捧 。 而红茶的逐渐衰退 , 则主要是因为其他类型的饮品快速增长 , 对茶业带来了冲击 。
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咖啡和其他饮料 , 中国消费者也有了更多替代产品 。
根据彭博社报道 , 联合利华曾提到公司茶业务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 , 是消费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迁移到咖啡上了 。 公司观察到咖啡厅的增长趋势从伦敦蔓延到了北京 , 并且在世界各地的厨房柜台上 , 其原有的水壶正逐步被浓缩咖啡机所代替 。
在中国 , 奈雪的茶、喜茶等现制茶饮风靡 , 替代了一部分袋泡茶的需求 , 与此同时 , CHALI茶里、柒日原叶、fnf超速溶茶为代表的新式冲调茶饮 , 也侵蚀着立顿的市场份额 。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数据显示 , 中国消费者最常购买的袋泡茶品牌前三为立顿、大益茶和CHALI茶里 , 占比分别为39.6%、27.1%和23.2% 。 而后两者都是近些年刚成立的新兴品牌 。

卖身PE巨头,立顿为何被放弃?

文章插图

同时 , 立顿等联合利华旗下品牌还面临低端化的困境 。 相比于尚待开发的中国市场 , 欧美发展国家对袋泡茶的需求更大 , 但它们的消费水平也较高 。
袋泡茶又被称为“茶包” , 比如立顿通常使用CTC茶 , 即压碎、撕碎、揉卷之后的茶粉末 。 这也使得立顿拥有更快速出味的特点 , 但通常成本较低 , 品质和味道往往不那么令人满意 。
立顿的袋泡茶便捷、省心的优势也不再存在 , 如今办公室的白领们的选择变多了 , 外卖等手机软件的流行 , 办公室小电器的普及 , 使白领们享受一杯茶饮变得十分便利 。
低品质的袋泡茶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 , 但联合利华旗下却没有一款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 立顿也没能及时转型 , 迎合消费者更高端化的需求 。
在茶业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 , 联合利华没能及时让立顿等品牌迎合消费新趋势、打造出更差异化的产品 , 导致如今止步不前 , 逐渐被其他玩家侵蚀阵地 。
03如何让中国消费者重新爱上立顿?立顿被出售前 , 在中国市场还有诸多布局动作 。
2020年 , 联合利华宣布投资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近8亿元)在中国建设新生产基地时 , 基地所预留的100多亩地未来将引入茶包、调味料、食品、个护等品类的生产线 。
除了新的生产基地 , 中国区业务团队也一直在完善调整 。 就在今年上半年 , 联合利华宣布John Davison担任新的茶公司的全球CEO时 , 也针对中国茶业务建立了新团队 。 根据小食代报道 , 联合利华曾提到 , 针对中国区 , 它们进一步完善了团队组织架构 , 并拥有了规模更大、更完善的运营团队 。
被收购后 , 立顿的发展战略暂时并不确定 , 但此后可能也很难放弃中国市场 。 毕竟 , 联合利华曾提到 , 2021年上半年其茶业务曾在中国取得了双位数的增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