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PE巨头,立顿为何被放弃?( 四 )


相比于缓慢增长的全球茶业市场 , 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据艾媒咨询2020H1调查数据显示 , 全球袋泡茶在茶品类消费总额中的平均占比为23.5% , 欧洲为80% , 美国和英国高达90% 。 而这一数据在我国仅为5% , 只有1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经常喝袋泡茶 。

卖身PE巨头,立顿为何被放弃?

文章插图

但立顿想要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回顾早期立顿的发展轨迹 , 很大程度上凭借联合利华全球庞大的销售网络 , 让销量快速放大 。
目前我国袋泡茶行业的消费方式包括线下超市、便利店、袋泡茶品牌网店、线下袋泡茶实体店等 。
早期 , 袋泡茶的售卖渠道一直以线下为主 , 但如今线上渠道已经不容忽视 。 据观研天下数据显示 , 袋泡茶消费的线下超市、便利店占主导地位 , 购买比重达到40.1%;其次是袋泡茶品牌网店 , 消费占比达到32.9%;然后是线下袋泡茶实体店 , 占比为24.6% 。
立顿的优势仍在线下 , 而越来越多的新品牌们正在从线上渠道崛起 。
立顿的劣势 , 成为了其他品牌的破局机会 。 这句话在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无一不奏效 。
针对立顿的低端化劣势 , CHALI、TNO等新品牌大多将茶品质作为产品卖点 , 宣传使用原叶茶包、茶冻干粉与冷萃液等优质原料 。
在包装和玩法上 , 新兴品牌的创新性明显 , 比如fnf曾推出超速溶茶 , 宣传“1秒即溶” , 包装上也采用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色彩明亮的风格 。 尽管立顿也曾经多次推出新品 , 对包装进行改良 , 但仍然没有一款获得年轻人追捧的“爆品”产品 。
卖身PE巨头,立顿为何被放弃?

文章插图

电商平台上袋泡茶包装玩法各异
近两年 , 立顿也开始在营销上寻求突破 , 包括2018年启用流量明星吴磊为代言人、2020年与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综艺《拜托了冰箱》达成合作、2021年又官宣欧阳娜娜作为代言人等 。
但如果翻阅小红书、B站等社交媒体 , 大多内容都是围绕新兴品牌 , 立顿的存在感十分薄弱 。 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 , 立顿的营销投入和动作不足 。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 , 立顿的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渠道、供应链优势 , 相比新兴品牌 , 在产品研发、产能供应上略有保障 。
但做到这些仍然不够 , 立顿需要跟上新兴的消费趋势 , 让产品保持创新和迭代 , 甚至有一天能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 等待立顿的 , 并不会是一路坦途 。
(本文头图来源于立顿茶微博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 作者:钟微 , 编辑:子夜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