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无代购( 四 )


“现在店里95%是贸易品, 其他是来自保税仓的, 跨境品只有一个两个了 。 ”肉妈说, 2020年到2021年店里的收入翻了数倍, 跑的客人也回来了, “我们从后台数据来看, 七八个月没有消费的客人都重新消费了 。 ”她表示, 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有品牌授权, 货源就有保证, 单量就会增多, “按单件利润来说, 和我以前做代购差不多 。 我以前代购一件挣20块钱左右, 现在做经销, 刨去各项成本, 和以前基本持平 。 ”
同一件商品, 经销商的售价和旗舰店的售价有一些出入 。 根据某电商平台上的价格, 同一款国货眼影盘, 在旗舰店的售价为79.8元, 在某经销商店里卖67.8元, 便宜了12块钱 。 还有更便宜的, 一家店铺59.8元送眼影刷, 买两件还能减10元, 算下来比旗舰店便宜了20多块钱 。
代购变经销, 更安全、货源更有保证, 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
先是价格战 。 一段时间, 一款产品会攻陷各大社交平台, 代购们管它叫“通品” 。 “我尽量不选通品, 价格战打得太厉害 。 ”肉妈回忆, “有一款卖得挺好的国货面膜, 当时已经夸张到23块钱出货, 大家都卖25块钱的程度, 折算下来基本赚不到钱 。 ”
一位不愿具名的代购向深燃透露, 一些很难获得品牌授权的小代购开始走偏门, 他们先故意标一个离谱的低价, 等品牌方找过来维权的时候, 一方面态度良好接受处理, 一方面再卖卖惨, 跟对方求个正规的合作 。
庄帅也认为, 品牌和经销商互惠互利的同时, 其关系也存在阶段性变化 。 “线上经销商在淘宝体系里比较复杂 。 一方面淘宝作为中心化电商, 要推动直营, 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小店得不到货源没法做买卖 。 ”
这几天, 宵宵发了几十条朋友圈清手里囤的跨境品, 甚至有一些即将过期的, “基本就是进价出或者折扣出 。 ”清完手里几千块钱的货, 宵宵准备专心打开经销资源, 早日“转正” 。 她也有一些同行早就找了份稳定的全职工作, 不再卖货了 。 宵宵很理解, “以前代购是累和麻烦, 现在是危险 。 ”
代购, 直白点解释就是“代人购买”, 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商人 。 2021年, 有的代购转成经销之后, 这样的本意也不复存在了, 这个名字也许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或被极少数还在坚持跨境代购的人持有着 。 想做大、做正规, 代购们只能抱紧品牌大腿 。 “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 ”肉妈说 。
*题图来源于pexels 。 应受访者要求, 宵宵、王怡、肉妈为化名 。
你会选择代购吗?
*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燃”(ID:shenrancaijing), 作者:邹帅,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