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业,不想站队,腾讯阿里就同时投了我

小红书、T3 和 GoTo 等都被 AT 争抢 。
BAT 的概念被提出至今已经过了去 10 年 , 中国互联网的江湖也不再是 BAT「一统天下」的时代了了 , 但 BAT 在整个新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众多崛起的新一代巨头公司中 , 很多都曾获得过 BAT 的投资支持 , 如京东 、美团、B 站;中国新经济独角兽公司中 , 超过 1/3 拿过 BAT 的投资 。
据 IT 桔子数据 , BAT 的投资并购触角已经延伸到了 2000+家全球新经济公司 , 其中有的公司获得了两家巨头甚至是 BAT 三家共同加持 。 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可能是一群既愿意接受 BAT 的 CVC 式的投资支持 , 又不愿意或凭实力选择「不站队」的公司 。

我创业,不想站队,腾讯阿里就同时投了我

文章插图

IT 桔子数据显示 , 截止到 2021 年 11 月中 , 腾讯系共投资(含并购)了 1045 家新经济公司 , 阿里系共投资(含并购)了 659 家新经济公司 , 百度系共投资(含并购)了 319 家新经济公司 。 其中 , 被腾讯系和阿里系共同投过的有 34 家公司 , 被腾讯系和百度系共同投过的有 27 家公司 , 被阿里系和百度系共同投过有 14 家公司 。
而获得腾讯、百度、阿里三巨头共同注资的有 2 家公司——中国联通和知乎 。 不过 , BAT 都是在二级市场同时持有的中国联通 , 不在一级市场投资的讨论逻辑范围 。 在对知乎的投资中 , 阿里是在知乎的 IPO 基石轮进入 , 百度是在较为后期的 F 轮参与过知乎投资 , 而腾讯则从 C 轮时领投、之后的 D、E、F 甚至到基石轮 , 都有多次加注 。
本文以阿里和腾讯的投资交集为重点 , 详解两者共同入股过的 34 家公司与腾讯、阿里之间的纠葛 。
阿里系和腾讯系历年对外投资并购数量庞大 , 但两家核心主业不同 , 投资布局逻辑和重点领域也不同 , 他们在多数时候都各自为营 , 在具体标的公司上但投资交集仍是少数 。 据 IT 桔子数据统计 , 两者都在二级市场共同持股投资的公司有中国联通、华谊兄弟、英国电商 Farfetch、中金公司 。 在一级市场获得了阿里和腾讯的股权投资支持的 20 多家 , 主要涉及本地生活、交通出行、文娱、电子商务几大领域 。
通过观察阿里和腾讯的投资交集 , IT 桔子发现一家公司在同一融资轮次就集齐了 A、T 两大本尊的有不少 , 2015 年左右的时候包括 LBE 安全大师、Aiming、微鲸科技等 , 近两年则有 T3 出行、青瓷游戏、印尼独角兽 GoTo 等 。
我创业,不想站队,腾讯阿里就同时投了我

文章插图

LBE 安全大师起源于魅族论坛的 LBE 小组 , 是 Android 平台上一款主动式防御软件 , 具备实时监控与拦截能力的安全软件 。 该团队后遇到投资人成立公司并转向手机安全领域 。
彼时 , 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 , 安卓机开始盛行 , LBE 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 并获取了 6000 万用户 。 2013 年底 LBE 安全大师接受了阿里和腾讯联合投资 , 次年小米集团也投资了该公司 。 彼时 , 移动安全对互联网巨头来说有战略防御的意义 , 而国内市场独立、优质的第三方安全软件也只有 LBE 安全大师等为数不多的几家 。
在资本市场上 , 也还没有「站队」概念 , LBE 在接受几家巨头投资后 , 仍保持着独立运营 。
2015 年 ,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了智能电视机厂商「微鲸科技」 , 专门制造智能电视机 。 其 CEO 黎瑞刚称 , 阿里巴巴与腾讯控股计划向微鲸科技投入资金、技术以及内容 。 两家互联网巨头与华人文化一起 , 共同押注智能电视机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下一个家电选择 。
当然 , 微鲸科技背后的华人文化本身在影视、内容制作领域所拥有的庞大资源成为 A、T 投入的重要因素 。 2018 年 , 微鲸科技的母公司华人文化集团进行 A 轮 100 亿元融资 , 阿里和腾讯再次同时入股投资 , 当时还有万达集团、招银国际等资方进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