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知乎、小红书、B站……这份白皮书多维度拆解了用户决策组合

内容平台价值已越来越前置到消费决策链条前端, 专业与真实的优质内容帮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起长期信任 。
为什么直播间退货率居高不下?为什么品牌口碑事件愈来愈多?为什么新品牌起势容易却往往后劲不足?为什么不少老品牌感受到正在被年轻人抛弃?
当品牌面对电商平台既有流量见顶、营销成本不断高企时, 该如何掌控新流量的自主权?当消费者的内容消费方式越来越丰富、平台可选择性越来越多时, 内容平台该如何让他们驻留更长时间?又该如何帮助品牌更容易在消费者心目中实现种草?并将电商引流的环节越来越前置?
这些背后都需要回到一个原点:在今天, 主力消费者正在如何认识、体验、热爱上一个品牌 。
在渠道单一的时代, 这个问题很容易找到一个通用答案——广告覆盖率 。 但在线上线下深度变革、运营驱动和算法驱动并存、老品牌和新品牌的迭代等过程中, 在今天, 消费者决策变成了一个复杂问题 。
在广告之外,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内容平台上寻找决策依据 。 11月22日, 知名咨询公司凯度发布了《2021~2022内容营销平台价值价值洞察白皮书》(备注:下简称凯度白皮书), 其中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有37%的消费者主要使用两个内容平台(备注:进行决策参考), 41%以上的消费者经常会使用三个或以上的内容平台 。
用户决策越来越复杂, 内容平台的商业价值也就越来越高 。 B站市值在11月初达到过287亿美元 。 被称为“中国版Instagram”的小红书在11月初完成新一轮5亿美融资后, 估值达200亿美元 。
作为中国最大的问答内容社区平台, 知乎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 今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达到了8.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5%——自今年3月26日登陆纽交所, 知乎已连续三个财季保持持续增长, 同比增速都在110%以上 。
从Q3财报可以看出, 广告业务(3.21亿元)、商业内容解决方案(2.78亿元)、付费会员(1.78亿元)几方面的收入, 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证明了无论是C端用户还是B端品牌对知乎内容平台价值的认同 。 其中, 商业内容解决方案就是品牌主在知乎做商业内容运营进行内容种草的核心业务, 同比增幅高达512% 。
正是由于像抖音、知乎、小红书、B站这类内容平台的出现, 让内容的分发与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 由以前的自上而下垂直式的, 变成现在的一种更加网状的水平式 。 消费者在消费内容的时候, 也不再是以前那样处于底层, 接收来自有限几个内容平台自上而下地“灌输”, 而是如同蜘蛛一样, 可以更加自由、选择性更多地在一张由多个内容平台织就的扁平网络上, 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内容 。
这种内容消费行为变化的背后, 本质上是消费者更重视品味和匹配度, 更注重悦己和自我主张的体现, 也是消费者从炫耀和符号消费转变为如今追寻自我的转变 。
在亿邦动力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发展洞察报告》中提到, 这种转变让消费者在做消费决策时, 从以前的功能导向变成现在更强调体验、设计和文化内涵导向 。
突出自我、强调体验化, 让消费者在选择内容平台时的关注点也更加自主化, 更先入为主 。 那些更具有自身独特价值、更具不可替代性的内容平台, 会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更容易抢夺用户心智 。 而那些更专业、质量更高, 能长久陪伴消费者长期成长的体系化优质内容, 也就会更容易长时间的留存住消费者, 占据用户更长的时间 。
这就让消费者在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的时候, 具有越来越主动的“拉动”作用 。 凯度白皮书分析道, 消费者这种行为的变化, 在于其“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形成的内力拉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