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万菜市场开始反攻 。
全国4万家菜市场 , 开始反攻各类买菜平台了 。
今年以来 , 越来越多小菜贩开始“自行上网”、开起线上店铺 。 帮助这些菜贩夺回主动权的 , 是规模不断扩大的代运营商——就像电商催生了宝尊、若羽臣、丽人丽妆等代运营 , 直播推动了众多代播机构的出现 , 这种类似中介的角色 , 正开始“收编”菜市场 。

文章插图
以饿了么买菜为例 , 目前这类代运营商经营的店铺 , 占平台菜品供给来源是最高的 。 这些店铺很好识别 , 往往以“某品牌名+农贸市场店”的格式命名 , 被行业内称为“联营菜场”模式 , 也就是菜贩、代运营商、平台三方联合运营 。
菜市场扎根于社区 , 在2019年数量就已经达到39397个 , 具有分布密集、数量庞大的特点 。 但管理权限较为分散 , 连锁经营较少 , 又使得菜市场难以被大资本统一收编 , 这也给了中小玩家入局的机会 。
「电商在线」和联营菜场代运营商聊了聊 , 这个隐形的群体 , 在头部玩家的光辉笼罩下 , 过去少有被资本和媒体关注 。 他们的团队往往不大 , 几十人左右 , 却能将上百个菜市场搬到线上、又将上千种菜品送入消费者手中 。 他们又是如何串联线上和线下的?
01、隐形的生鲜赛道玩家【5万亿的生鲜生意,又多了条鲶鱼】杭州拱墅区的德胜农贸市场 , 是陪伴杭州人长大的老牌菜市场 。
今年50多岁的黄蓝晴 , 在这个菜市场做了30多年蔬菜生意 , 也见证了德胜菜市场的热闹程度逐渐不如往昔 。 “6年前有人来和我谈做线上生意 , 我觉得是天方夜谭 。 ”当时的黄蓝晴没有想到 , 互联网的冲击会来的这么凶猛——原本闷头捣鼓自己的菜 , 只需要和自己的老顾客打交道的黄蓝晴 , 如今随口就能报出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叮咚买菜等新业态的名字 。
线上买菜的APP越来越多 , 不可避免地分流原有固定的线下客流 。 黄蓝晴如今每天的线下零售营业额只有1000多元 , 月流水在30000元左右 , 利润率大约在25% 。 算下来 , 夫妻两人一年的线下零售收入约8-9万元 , 而这还没计算菜品损耗、摊位费、水电费等 。 “摊位费一年将近2万元 , 水电费每月大几百 , 卖菜赚的都是辛苦钱 。 “

文章插图
黄蓝晴不是没有想过和互联网新业态合作 , 但利润太稀薄、单量不稳定打消了她的念头 。 “像美团优选 , 我们只是个拿货点 , 美团拿100元 , 我们只能拿到10元 , 10%的利润 , 太低了 。 ”而直接作为供应商 , 黄蓝晴又没法拿出极致的低价 。 “一分价钱一分货 , 有些平台压根不赚钱甚至亏本做 , 我们没法做这个事 。 ”
2019年底 , 疫情还没爆发 。 几个年轻人找到黄蓝晴 , 说服她在线上开了个店 。 “他们的要价不高 , 让我按着市场价走 , 低个两块三块也行 , 我心想 , 就当支持一下这几个大学生的工作了 。 ”黄蓝晴没有抱太大希望 , 但后来 , 各种买菜APP花式出现 , “疫情一来 , 餐饮大受打击 , 原本从我这拿菜的饭馆 , 从每天拿1000多元下滑到200多 , 线下缩水地太厉害了 。 ”线上成了救命稻草 , 如今 , 这家网店每月能增加8000元左右利润 , 和线下五五开 。

文章插图
当时找上她的 , 正是后来和她合作的鲜我团队 , 一个做联营菜场的代运营商 。 黄蓝晴后来成为了鲜我在德胜菜市场的对接人 。 合作模式很简单:代运营商提供品牌 , 协助黄蓝晴在饿了么上注册德胜农贸市场店铺 , 并由代运营商负责线上运营 。 同时 , 由黄蓝晴作为纽带 , 对接德胜菜市场所有的摊位 , 负责菜品的供给和线下客户的维护 , 饿了么提供技术和运力 。 对于擅长和人打交道、不擅长互联网玩法的黄蓝晴而言 , 这是一种她能介入生鲜电商、完成转型最好的方式 。
- 夏天不想喝油腻的汤,有哪10种素食下奶汤可以让奶多又漂亮?
- 新车到手即贬值?如何规避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 被写作耽误的“股神”,拳打脚踢一众顶流基金经理
- 关于孩子产品的广告文案营销策划怎么写?
- 索芙特防脱生发效果好吗?谁推荐一下的?
- 叙事优秀作文400字左右 叙事优秀作文400字大全
- 抄一篇作文400字写人物的 抄一篇作文400字
- 女生25岁没结婚晚吗?女生25岁没结婚算大吗?
- 饮水机里的水可以放多久?春节过来还能喝吗
- 张紫妍的遗书是什么时候公布的 张紫妍的遗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