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市需要按下买断片的「倒带键」

海外片商与中国玩家的新博弈 。
《长津湖》正式超越《战狼2》问鼎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
与此同时,2021年内地电影票房也终于在全年接近尾声时突破了439亿元,缓缓赶超2015年的438亿元(不含服务费),而距离超过2017年的558.8亿元希望渺茫,2021年全年突破500亿元票房成为最后坚守 。
究其全年票房为何难突破,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曾多次分析过海外引进片贡献不突出,所占份额十分有限是重要原因之一 。
好莱坞进口分账片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另一主要“火力点”,截至11月底,收获约50亿元(7.83亿美元)票房,仅占中国本年度票房10%左右,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接近百亿元 。

中国影市需要按下买断片的「倒带键」

文章插图

2021年买断片《人之怒》票房1.7亿
另外,进口买断片(又名批片)今年的战绩同样惨淡不堪 。
买断片虽然票房贡献力有限,但优质的买断片也能在冷清影市月份提供差异化题材内容,从而调节观众口味,再配合有效的营销宣传,可以进一步冲击数亿元的票房佳绩,带动大盘增长 。
寻找一部怀旧经典老片或者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佳作也成为一二线城市观影群体的一种习惯 。
但是,今年因为政策和疫情影响等方面的限制,买断片同样受到很大冲击 。 买断片不仅上映数量大幅缩减,优质作品也难以获得较高票房,目前只有日本动画片尚还具备两亿元体量,其余地区显有破圈作品问世,今年与2017~2019年“百家争鸣”的买断片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
中国影市需要按下买断片的「倒带键」

文章插图

2021年买断片《哆啦A梦:伴我同行2》票房2.8亿
“近俩年国内的买断片其实没有多少票房空间,风险增高,利益缩减,而且海外片方还经常会出现高姿态,一定程度上令人反感 。 中国买家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一下子就头脑发热了,趋于理性之后,海外买断片的吸引力对中国市场只会更低 。 ”一位多年从事买断片运营的影视公司高管对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说道 。
这番话背后也可以看出,买断片的遇冷,疫情和政策只是一部分原因,而中国市场作为目前的全球最大票仓,海外片商针对中国玩家的规则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同时,中国玩家的心态也在发生转变 。
01买断片的短暂辉煌:从“野蛮生长”到“疲态凸显”买断片,又名批片,是中国电影市场上一种特殊的进口影片类型,国内影视公司以固定的价格从海外片商将影片版权买断,而使得中国电影市场的收入,海外片商无法参与分账(签署保底分账的除外) 。
买断片的报备指标被严格控制,其审查标准十分严格,审批周期也很漫长,因此,买断片无法正常制定合理的上映档期,从数据来看,在国内的三月、十一月等这些传统冷清月,买断片都能发散出自身热量 。
“国内买断方的票房分账比例不是固定的,通常来说是可以拿到分账票房的25%左右 。 最近几年的买断片价格水涨船高,宣发难度也在增加,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以小博大’的成功概率在减小 。 业内的评判标准是,买断片票房没有达到‘版权+宣发’的四倍票房,就是在亏钱 。 ”一位资深的影视行业从业者向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透露 。
中国影市需要按下买断片的「倒带键」

文章插图

图源:艾瑞咨询
由于买断片在国内面临种种枷锁,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在“夹缝中求生存”,即便如此,2017年至2019年,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买断片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