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破圈“双刃剑”:年内287名基金经理离任,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单从今年来基金经理离任的绝对数来看 , 不断刷新的纪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与日俱增的压力 。

近两年 , 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 。 与此同时 , 基金经理们承受着巨大压力 , 甚至一度掀起“离职潮”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让他们竞相出走?
近两年来 , 公募基金前所未有地出圈 。 而这也正如一把“双刃剑” , 在行业大发展的同时 , 基金经理们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
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1月24日 , 今年年内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已达到287人 , 为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 即使用全年数据相比 , 排在前方的也只有曾遭遇极端行情的2015年 , 而两者差距仅有10人 。 考虑到剩余时间 , 今年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创下新高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
而在2016-2020年的近五年内 , 对应年内的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是155人、168人、186人、224人和253人 。
【公募破圈“双刃剑”:年内287名基金经理离任,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总结基金经理出走的理由则不尽相同 。 一方面 , 业绩较佳的基金经理为追求更好的平台、环境等跳槽到其他公募、私募、甚至是银行券商的资管子公司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另一方面 , 在年末大考临近的当下 , 受到各种考核压力所迫而选择离职的基金经理亦不是少数 。
在一家大型公募就职的张明对经济观察网采访人员表示 , 从整个行业上来看 , 无论是从公募去到私募 , 还是跳槽到不同的基金公司 , 基金经理的离任实际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 有的是因为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 , 也有在不同平台上的选择考虑 。
“不过 , 离任基金经理数量上升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基金基数的变化 。 今年基金数量较往年也大幅增加 , 从这个角度上考虑 , 基金经理的流动性其实也没有听上去那么高 。 ”张明认为 。
基金经理离任潮若单从今年来基金经理离任的绝对数来看 , 不断刷新的纪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与日俱增的压力 。
“和去年相比 , 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公募今年破圈后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 在全民理财的势头之下 , 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 , 因此他们也承受了很多业绩之外的 , 例如客户言论等方面的压力 。 ” 张明称 。
“经历了过去两年的大牛市之后 , 今年年初新产品发行热情非常高涨 , 导致很多产品发行在高点 , 成立之后面临持续的回撤 。 站在客户的角度 , 对于本金的亏损总是比积累了收益之后回调更加敏感 。 下半年以来极致的结构性行情 , 使得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业绩明显拉开差距 , 投资难度的提升以及年中和年末的业绩考核压力也是离职加速的原因 。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私募基金研究员谢诗琦向采访人员表示 。
Wind统计显示 , 截至11月24日 , 今年已有来自113家基金公司的287位基金经理离任 , 这一数据放在过去来看已是同期最高 。 其中 , 离任人数前三的基金是嘉实基金、新华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 , 分别在年内出现了9人、8人和7人的离任 。 除此之外 , 银华基金、鹏华基金、华夏基金等公司也均有5人或以上的离任基金经理 。 不难看出 , 基金经理离任现象的“重灾区”发生在许多头部公募 。
有不少观点认为 , 今年基金经理的大量离任与公司考核压力与市场投资难度等因素挂钩 。
张明则称 , 公募是一个相对透明的行业 , 基金经理的业绩也都是公开的 , 所以这方面很难说今年比以往压力更大 , 因为这个是一直存在的 。 而说到投资难度 , 每年的市场都有它的风格特点 , 比如说在大白马的行情下 , 中小盘的基金经理压力就很大 , 而如果是中小创的行情 , 做蓝筹的基金经理压力就很大 。 每年的情况都在变化 , 因此也不能断言说今年投资难度就比以往要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