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生活中的冲突?

轻松好读不烧脑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
有位答主说:自己之前玩游戏, 认识一个孩子, 有一天孩子跑来找她诉苦, 说:
他跟父母立下过一个约定, 如果成功考上某某大学, 父母就奖励给他三万块钱 。 结果他成功考上了, 父母却反悔, 说这笔钱就当成生活费给他 。 他瞬间炸了, 控制不住情绪, 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说要报警把父母抓走 。 他爸非常生气, 动手给了他一巴掌 。 问, 现在该怎么办 。
安慰过后, 这位答主给了这孩子一个建议:
先跟父母道歉, 好好沟通, 讲清楚:我生气并不是因为拿不到这三万块钱, 而是因为你们欺骗了我的信任 。 这样会让我受到伤害, 让我担心, 以后是不是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 我愿意为了你们去学习, 但也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信任, 站在我的角度看事情 。
孩子并不情愿, 但还是按这个建议去行动了 。
最后呢, 当然是皆大欢喜 。 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也更进一步理解了父母的担忧, 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
这个故事给了我蛮多感慨, 不过我并不想聊这个故事本身, 而是想借此跟大家聊聊一个话题:
我发现, 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 很多时候是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解决冲突的, 在这方面, 我们有时甚至跟孩子无异, 特别容易让原始冲动支配我们的理性 。
因此, 今天, 我想跟你聊聊:如何才能化解和避免生活中的冲突 。
1生活中的冲突,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健康的冲突, 以及不健康的冲突 。
前者指的是: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 都有自己需要捍卫的目标, 冲突的目的是希望说服对方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不是占得上风 。
而后者指的是:冲突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必要的程度, 双方演变成了要「争一口气」, 而不是聚焦在事情和问题本身 。
前者我们一般叫做「争论」, 而后者才是一般意义上的冲突 。
如何分辨这两者呢?一个最简单的方式, 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 。 一旦争论的焦点开始从眼前的问题游离开去, 开始变成对于对方的人身攻击, 翻旧账, 顾左右而言他, 或是用明显不合理的逻辑去狡辩, 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 也就从争论变成了冲突 。
那么, 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呢?为什么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也很容易演变成「对人不对事」呢?
最核心的原因, 还是在于:造成冲突的双方, 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个心理:你让我不舒服了, 所以我也一定不能让你好过 。
这种心态, 我称之为「对等报复心态」 。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 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反应:
你让我感到了不舒服, 这是我的损失 。 如果整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那么我就吃亏了;
为了不吃亏, 你就必须给我对等的补偿:
要么, 给我一个台阶, 让我感受到「我赢了」, 从而挽回一些尊严;
要么, 你也必须经历跟我一样的「不舒服」, 体会到我的感受, 获得跟我对等的损失, 这样我才能觉得公平 。
说白了, 对等报复心态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于我们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公平世界假设 。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也必须是公平的 。 我们付出什么就会有对应的收获, 做对了事情就应该得到回报, 没有做错什么就不应该遭遇损失 。 否则, 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就会崩塌 。
简而言之, 这个假设是我们对于世界基本的「确定性」假设的其中一环 。 我们需要让自己相信, 世界是公平的、确定的, 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意义和理由, 否则, 我们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