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团双雄争霸即时配送,达达能成变量吗?( 二 )


虽然10月才正式对外公布, 但小时购业务在京东内部已经试运行了一段时间 。 根据京东官方的说法, 自试运营以来小时购业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9月销售额较1月增长了150%, 为京东、达达三季度营收都作出了不少贡献 。
而达达为了小时购业务的顺利运转, 也早已做足充分准备 。 其中就包括在9月份推出即时配送SaaS系统达达智配 。
达达智配提供的全渠道订单接入、订单派送管理和运力管理这三大功能, 目的都是一致的:提高配送速度和派单效率, 改善整体服务水平 。
根据达达透露的数据, 在推出达达智配之后, 达达快送的30分钟送达服务履约率保持在100%, 人力成本也降低了15% 。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 在小时购的带动下, 京东到家的零售交易额和达达快送的配送服务, 确实有望迎来双向增长 。
数据显示, 京东到家三季度GMV达372亿, 同比增长74.6% 。 10月份, 京东到家已经接入京东主站流量入口, 是京东“小时购”业务的主要承载平台, 这对达达未来一个季度的营收绝对会提供很大帮助 。

阿里、美团双雄争霸即时配送,达达能成变量吗?

文章插图

从这个角度讲, 股价走高, 或许说明资本正是看中达达和京东的进一步融合, 为前者带来的预期效益 。 可以肯定的是, 在小时购面世之后, 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个业务板块, 都和京东主站更深入地融合在了一起, 为达达提供了更多增长空间 。
但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 小时购带来的增长空间再大、营收增长再快都还不够 。 毕竟这样根本无法解决造成亏损的头号难题——外包骑手带来的成本压力 。
达达要走出去和美团、阿里竞争吗?
毫无疑问, 达达的业务一直都和京东绑定在一起 。 在推出小时购将京东到家的广大商家接入京东主站之后, 绑定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 。 但迟迟无法结束亏损, 证明光是依赖京东这颗参天大树, 是不够的 。
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 在人力支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光靠承接京东外溢的即时零售订单量, 达达的收入很难覆盖巨大的成本压力 。
人力支出过高, 是困扰所有即时配送平台的顽疾 。
在过去几年, 达达骑手支付成本就不断增长:2017-2020年, 分别支出15.27亿、19.18亿、26.79亿和47.2亿, 2020年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 。 至于今年第三季度, 达达的经营支出成本为12亿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10亿 。
要知道, 这还是在达达4月份进行业务改革, 把最后一公里配送费的支付完全剥离给第三方公司之后的结果 。 由此可以看出, 在财务上对外包骑手支出进行切割, 只是为了把更多权责移交给第三方公司, 并不会改善用人成本 。
阿里、美团双雄争霸即时配送,达达能成变量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达达官网)
随着京东这个大靠山输血速度的放缓, 达达面临获客效率下滑、获客成本上升的双重挑战, 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
小时购的出现, 一度被视为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和美团、阿里全面开战的信号 。 但目前, 在即时零售配送这条赛道上, 达达跟美团、阿里旗下的蜂鸟这两大竞争对手相比, 差距相当明显 。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截止今年上半年, 达达快送的日均订单量约在220万左右, 市占率约为4.3% 。 对比之下, 美团配送和阿里旗下的蜂鸟+点我达日均即时配送订单量分别为2180万和1200万, 市占率分别为47.2%和20.7% 。
阿里、美团双雄争霸即时配送,达达能成变量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