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 | 斥资约5亿元,小米、华为同台投资蔚来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

巨头抢投蔚来供应链
36氪独家获悉, 蔚来半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将获得来自小米集团、华为等战略机构的投资, 该项目估值50亿人民币, 获得投资额约5亿元 。
消息人士透露, 华为、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在8月已经签字, 决定投资卫蓝新能源 。 目前, 小米方面已经进入交割程序 。
就此消息, 36氪向卫蓝新能源核心高管进行求证, 对方未予置评 。
据官方信息, 卫蓝新能源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锂电池的研发、生产, 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总部位于北京, 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和浙江湖州拥有3大生产基地 。
卫蓝新能源早期的业务集中在3C消费电子领域, 此后进入蔚来供应链, 成为这家头部新造车公司的半固态电池供应商 。
今年1月7号的NIO Day发布会上, 蔚来推出150度半固态电池包, 可以支持蔚来轿车ET7最高续航1000公里 。 蔚来CEO李斌介绍, 这款半固态电池采用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 及纳米级的超高镍正极, 相较于常规的三元锂电池, 能提升50%的能量密度, 达到360Wh/kg 。 这款电池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 。 该消息一度引发锂电行业股价震荡 。
当时蔚来并未披露150度半固态电池的供应商, 李斌只表示, 保证是行业先进和能量产的技术 。
而36氪已从多个渠道获悉, 蔚来的半固态电池方案正是由北京的卫蓝新能源提供 。 在卫蓝公司的工商信息中, 蔚来高管曾澍湘也作为董事赫然在列 。 前不久, 蔚来电驱动XPT公司举办对外沟通会, 曾澍湘的对外职务是蔚来电驱动和电池工业化高级副总裁 。 有资方人士告诉36氪, 蔚来已经倾斜大量工程资源, 帮助卫蓝新能源按时交付 。
这也是蔚来与宁德时代合作以来, 首次引入第二家电池供应商 。 在宁德时代的装机量排名中, 蔚来仅次于特斯拉, 是第二大乘用车客户 。
据36氪了解, 蔚来的150度电池包, 不仅有半固态方案, 还有超高镍技术, 而后者很可能还是来自宁德时代 。
不难看出, 蔚来是卫蓝新能源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第一块敲门砖, 双方的合作进度, 决定卫蓝能否成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站稳脚跟 。 而华为、小米等对卫蓝新能源的资本押注, 显然很大程度也看中了蔚来对卫蓝新能源的量产支持 。
当然, 此次参与卫蓝新能源投资的是小米产业投资部门, 而非能直接体现小米意志的战略投资部门 。 不过有小米人士告诉36氪, 雷军也经常参与小米产投的项目投决会议, 尤其涉及到汽车领域 。
【36氪独家 | 斥资约5亿元,小米、华为同台投资蔚来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这不是小米集团第一次投资新造车的产业链项目 。 在此之前, 小米集团已经投资芯片公司黑芝麻, 而与小米和雷军深度绑定的顺为资本, 也投资了激光雷达公司Innovusion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等, 这些都是蔚来产业链相关项目 。
有车企高管向36氪评价, 小米、华为的举措不难理解, 即便是科技巨头进入造车行业, 短期内不会有新的研发和产业思路, 比较稳妥的办法, 就是把前面新造车公司布局的产业链再投一遍 。
今年3月底, 小米集团宣布造车, 斥资100亿美元入局 。 据官方信息, 小米汽车总部、工厂都已经确定设在北京, 团队规模已经超过500人, 研发中心分布于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城市 。 而36氪获悉, 小米汽车首款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 车型已经确定, 核心部件也开始定点, 为了追赶交付进度, 团队人员经常加班至深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