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算北京首个期地账单:首付30亿拿下175亿地块,每平成本预计增两三千 | 楼市

从目前的调控尺度看 , 对开发企业预售资金的监管趋严 , 一定程度上挤压着开发环节的资金杠杆 , 销售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事实上的准现房销售的样态 , 此时北京的“期地”试水 , 未来是否进一步推广 , 引发广泛关注 。
导读
壹 || 动辄超百亿的地块 , 多数企业尤其是民企心有余而力不足 , 另外期地需1-2年交地 , 即便是融资成本低于4%的多家央企也对经济观察报直言 , 暂不考虑东坝地块 , 不符合公司的算账逻辑 。
贰 || 楼市和土地市场的温度也与房企的拿地意愿紧密相关 。 值得注意的是 , 北京二批次供应地块总计43宗 , 其中26宗因无人出价暂停出让 , 第三批共推出12宗宅地 , 和第一批次的30宗、二批次43宗相比数量锐减 。
叁|| 北京期望用“期地”模式 , 解决哪些问题?北京规自委给出的答案是:“期地”出让方式可使轨道交通建设与盖上开发部分工程节点做到更好的衔接 , 实现一体化综合开发、一体化综合建设 。
11月19日 , 姜宇临睡前 , 在一个500人的投资群看到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上架的消息 , 他只看了一眼 , 便关机睡觉 。
姜宇在一家央企华北区域投拓部门任职 。 8个月前 , 北京首批集中供地 , 为了提前摸查首批地块情况 , 他花了一周时间在北京市区供地部门打探消息;而在3月最后一天的凌晨 , 首批地上线时 , 他一个鲤鱼打挺迅速打开电脑下载全部挂牌文件 , 兴奋不已 。
第三批次共挂牌12宗地 , 和前两批次相比数量锐减 , 而备受关注的主城区仅朝阳区挂出6宗地 , 这大大减少了姜宇的工作量 。 凭借多年投拓经验 , 姜宇迅速发现第三批供地规则中的一个反差:土地要分期 , 真是头一回见 。
所谓土地分期 , 是指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中 , 朝阳东坝3宗车辆基地综合利用项目地块全部采用“期地”出让模式 , 即先出让 , 根据轨道交通工程进度 , 1-2年内交地 。
“期地”成为北京第三次集中供地最大亮点 。 多年来 , 北京在土地出让方面的每一步创新 , 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言都具有先导性 , 例如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竞自持、户型配比设置“7090”规定 , 甚至首批供地要求竞房屋品质 , 都逐步在全国得到推广 。 正在为新城开发土地出让机制创新发愁的东部某城市供地部门人士就表示 , 北京东坝“期地”模式让她眼前一亮 。
并且 , 从目前的调控尺度看 , 对开发企业预售资金的监管趋严 , 一定程度上挤压着开发环节的资金杠杆 , 销售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事实上的准现房销售的样态 , 此时北京的“期地”试水 , 未来是否进一步推广 , 引发广泛关注 。
对于后续是否扩大“期地”出让范围 , 北京规自委给出了明确的肯定答复 , 表示北京将总结本次“期地”出让工作经验并不断完善 , 后期对于类似的地铁车辆段盖上开发项目 , 将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实施“期地”出让 。

细算北京首个期地账单:首付30亿拿下175亿地块,每平成本预计增两三千 | 楼市

文章插图

“期地”的账怎么算
挂牌文件显示 , 东坝的三宗地块(编号为京土整储挂(朝)[2021]90-92号)总用地规模约71.8万平方米 , 总起始价达175.3亿元 。
让姜宇感到新奇的是 , 和传统土地出让时需达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的净地标准不同 , 朝阳区东坝三宗纯宅地尚未完成“土地整理” , 沿线地铁12号线和3号线还在建设中 , 土地完成出让后 , 需要1-2年内分批次交地 。
和普通供地摘地后即可开发不同 , 购买“期地”的开发商需先付竞买保证金 , 摘地后 , 35个工作日内付清土地收益部分的出让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