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挑了又长,反反复复,怎么办?

更多护肤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牛尔护肤专栏

脂肪粒挑了又长,反反复复,怎么办?

文章插图
脂肪粒到底是什么
脂肪粒挑了又长,反反复复,怎么办?

文章插图

脂肪粒挑了又长,反反复复,怎么办?

文章插图
确切的来说,在皮肤科学中,脂肪粒是一种叫做milia的囊肿,也有将其称为粟丘疹(为了便于阅读,文章后面提到的脂肪粒皆用粟丘疹替代),通常是黄色或者白色,有颗粒感,挑破之后可以挤出一些白色物质,一般不会发痒或令人痛苦,当然,因为它的存在而影响容貌,造成心里感觉上的不舒服除外 。常常出现在脸颊、鼻子、眼睑附近,且有时候会群体出现 。
脂肪粒的成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导致粟丘疹的成因有两大类情况,分别是基因遗传性疾病、皮肤表面创伤 。
基因和遗传性疾病
粟丘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出现在婴儿或者儿童身上的大多是跟基因和遗传性疾病有关 。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统计,约有40%的新生儿会出现粟丘疹,但这种情况一般会在几周之后自行好转 。
皮肤表面创伤
成年人或者年龄大点的儿童出现粟丘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肤表面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伤 。
容易导致粟丘疹出现的表面损伤包括:
严重的,诸如皮肤烧伤、起泡,或者激光磨皮,皮肤表面修复手术等 。
轻微的,诸如清洁过度导致的皮肤屏障受损,紫外线晒伤或长期使用激素类产品等等,这些小伤口肉眼几乎是看不到,但不代表不存在 。
我们都知道,皮肤受损之后,它会自我疗愈,大部分情况下,它都自我修复的不错,但偶尔也会用力过猛 。所谓用力过猛的意思就是,本来或许只要几个角蛋白(皮肤角质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填的伤口,一下子聚集了四五十,然后这些小家伙接二连三的堵在原来小伤口的地方,加上又冲不破皮肤表面还有一层的薄薄角质层,然后就鼓起了小颗粒,就是所说的粟粒疹,俗称“脂肪粒” 。
P.s:角蛋白中的角蛋白16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主要的结构蛋白之一,在维持细胞功能及皮肤屏障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感兴趣的姑娘们,可以直接查询《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1月第42卷第1期 。
老牛科普:汗管瘤和粟粒疹
老牛经常会在自媒体后台收到一些同协的盛世美颜照,然后留言咨询说自己眼周的脂肪粒怎么办?结果一看是汗管瘤 。先来看一下汗管瘤长什么样 。
不仔细分辨,看着真的跟粟丘疹还挺像,但是即便是双胞胎,总有不同的地方吧 。汗管瘤是因汗管细胞过度分化造成的良性肿瘤,通常左右对称生长,没有白色颗粒感,是挑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不过,它是除了长得丑,影响美感之外,其实也没有多大危害 。因为,本篇主要讲粟粒疹,就不展开讲它的成因了,简单说一下,搞定它的办法就是借助医美手段,诸如镭射 。再度强调,请选择正规有医疗资质的机构,听取专业医生建议 。
老牛辟谣:请还护肤品清白
前面已经分析了导致粟粒疹的原因,肯定有的同协还是会说:可是我用了某某眼霜,使用时脂肪粒就长出来了,不使用就没了;又或者说,我就是用了某某眼霜才长的,以前都没有的 。
很好,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老牛表示给你一个赞 。不过,我说了今天是来洗刷护肤品会致脂肪粒的污名,就一定要说到做到,否则护肤品会鄙视我 。
使用某某眼霜时有,停用就没有的原因也许是:肌肤不耐受
眼周肌肤有肉眼看不到的小伤口,正处于炎症状态,偏偏这个时候你还用了渗透力很强的眼部产品,拜托,人家正生着病呢,你非要用“猛药”,就好比敏感肌皮肤屏障受损,你非要强迫用高浓度成分的功效类保养品,不是作死,请问是什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