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用户中有51%会选择袋泡茶
联合利华以40亿欧元对价出售旗下茶饮业务给CVC, 成为目前全球最大一宗快消品并购案, 百年品牌立顿正是其中重要标的 。
虽然易主, 立顿在中国茶饮市场的霸主地位并未改变 。 相反, 它正试图通过升级产品、加强营销等方式重回巅峰 。
入华30年, 立顿成功培育了袋泡茶市场, 收割了几波代际消费群体, 另一方面也为本土袋泡茶品牌的崛起, 培植了成长土壤 。 当一大批袋泡茶品牌、新茶饮品牌横空出世, 中国袋泡茶市场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茶包之王1992年, 立顿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改开时期的新生事物, 和当时入华的肯德基、麦当劳等一起成为国人的新宠 。
在那个视洋货为时尚的年代, 立顿成为都市白领办公桌抽屉里的必备品、星级酒店的下午茶 。
那时的立顿, 代表着区别于中国传统饮茶的另一种饮用方式 。 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期, 这种亮黄色包装、粉末状茶包、售价低廉的产品, 成为中国茶饮市场细分领域里的霸主 。
1997年, 立顿位居中国百家商城报告中的茶包销售额第一, 且占有国内袋泡茶市场6成以上份额 。 也就有了“你的心脏每跳动一次, 全球就有1252杯立顿红茶被饮用, 119罐立顿冰红茶被消费”之说 。
随着对中国市场的渗透, 立顿的袋泡茶从早期的红茶袋泡茶, 延伸到绿茶、乌龙、茶粉及罐装散茶等多个品类, 每年卖出袋泡茶超过20亿包 。 2005年, 联合利华在合肥建立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工厂 。

文章插图
立顿创始于英国, 是一家百年茶企品牌, 在中国之所以能立足, 是立顿在看到中国传统茶品饮的复杂性、各茶叶产区茶叶的差异性和消费人群偏中老年化市场背景后, 以工业化的加工方式将茶叶变成标准化的茶包, 给予品饮便捷性和普及度 。
立顿不仅以茶包形式出现, 还传递了英式下午茶文化, 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群体, 降低了这些人群金钱和时间成本 。
不过, 随着消费渠道多元化以及新式茶饮崛起、咖啡产品等冲击, 立顿的袋泡茶正在失去优势 。
据欧睿数据, 立顿茶饮在全球销售额从2014年的28.6亿美元降至2019年的26.3亿美元, 5年减少8%, 且在最近两年没有明显的增幅, 成为联合利华此次果断出售给私募机构CVC的动机之一 。
不过, 在亿欧报道里, 立顿仍是中国袋泡茶市场份额第一位, 仍是中国袋泡茶行业的龙头 。
本土袋泡茶崛起如果说立顿对中国茶饮市场较为深远的影响, 莫过于早期就开始培育了一批茶饮的浅度消费群体 。 可惜的是, 在全球茶叶市场消费增长放缓的背景下, 立顿没能应对新消费趋势, 推出更有创意、更有差异化的产品, 它的传统市场份额, 正被本土袋泡茶企业不断蚕食 。
本土袋泡茶企业出现才几年时间, 大概是新式茶饮繁荣之后, 解决用户冲饮痛点衍生出来的产物 。

文章插图
目前, 中国本土袋泡茶品牌大概有4类玩家:
第一类是袋泡茶品牌, 茶里、茶小空及Chabiubiu等袋泡茶、茶粉及茶棒产品;第二类是本土传统茶企, 八马、大益及天福, 都已推出自己的袋泡茶产品;第三类是本土老字号, 同仁堂、胡庆余堂、雷允上和吴裕泰, 它们推出的桑葚枸杞茶、红豆薏仁茶, 区别于其他袋泡茶 。
还有新崛起的茶颜悦色、喜茶、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在新式茶饮业务之外, 增加了袋泡茶业务 。
- 中国机床往事:换个角度看东北
- 光速中国完成9.2亿美元新基金募资,一次性新增5位合伙人
- 华贸物流:中国铁物集团和中国诚通集团物流板块整合获批
- S11冠军开路在先,中国电竞能接过体育的时代使命吗?
- 雅安白酒品牌有哪些 中国白酒有哪些品牌大全
- 中国燃气与东风汽车合作,建立双碳数字化管理平台;联想与颐和园合作,搭建智慧云平台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9
- 消费者不买账,知名品牌净利润暴跌95%,中国内地销售大滑坡,怎么回事?
- 如何看待韩国足球队赢了中国队之后用脚踩球以示庆祝?
- 中国核心价值观24个字 价值观24个字
- 频繁摘到“最丑狗”荣誉——中国冠毛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