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安眠药的危害 会致癌失智吗?

【经常吃安眠药的危害 会致癌失智吗?】安眠药是许多有失眠问题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不过是药便有三分毒,长期服用肯定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来看看究竟有哪些危害 !

经常吃安眠药的危害 会致癌失智吗?

文章插图
安眠药相关研究据悉,此研究是用健保资料库进行分析,以「BZD类安眠药」药物码与「癌症」诊断码做相关性统计的结果 。医学院的教授,加上国家级的资料库,民众或许因此而认为此研究结果可信 。
说起做研究,我个人就念到医学博士 。念过生物统计的人都知道,「相关性研究」(association study) 不等于「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ship),加上有太多的「干扰因素」(confounding factors) 从健保资料库里根本看不到,有相关就只是「统计上」有显着,不见得是「事实上」有关,更不能铁口直断说两者有因果关系 。
在医学研究的数值统计方面,普遍将相关系数订在P<0.05;白话来说,就是「因偶然而呈现统计显着的机率」为5% (亦即 1/20) 。如果P值跑出来小于0.05,那麽因为蒙到而误认的机率小于1/20,反过来说,可能为真的机率就是九成五了 。以这样来说,应该算很严谨了吧?
然而,做过研究的人都知道,要弄出P<0.05结果不难,多跑几次就好 。就像求神掷筊,求到神筊的机率是1/4 。掷一次掷不出,怎麽办?答案就是--多掷几次!直到神筊出现为止 。如果研究者把一个群体对20种因素,逐一做相关性统计,以机率而言,约可抓到一个因素呈现统计显着 。所以,只要研究者「有心」,要有所谓的「结果」根本不难 。因为,最难的是于判断此结果到底有无实际意义?有否被其他干扰因素而导致误判?
像是:病患在癌症确诊前,因为身体状况变差,睡眠出现障碍而就医,开始服用安眠药,後来才诊断出癌症,我们能就此推断安眠药导致癌症吗?何况,癌症通常会造成疼痛与身体不适,合并失眠相当常见,病患服用安眠药并非罕见,用常理就能推想安眠药与癌症会呈现统计相关 。
研究者必须先考虑现实状况,逻辑上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推论的极限,最後才写下结论 。如果研究者看到统计结果呈现显着相关就大喜,立刻发表论文且召开采访人员会,恐怕影响愈大,造孽愈重 。按照此新闻内的论文逻辑,癌症患者几乎都吃饭,统计起来吃饭与癌症相关,呼吸空气更加相关!我难道可以据此呼吁国人,别吃饭也别呼吸,不然会得癌症?!
另外,以如此庞大的健保资料库跟诸多癌症比对,应该也有不少癌症与安眠药出现「负相关」(吃安眠药者癌症发生力较低),难道就可以推断安眠药对罹患某些癌症具有「保护力」?!可惜,这类数据与作者原有立场矛盾,对作者想要发表的数据打脸,因无耸动力,缺乏新闻价值,往往就被作者压下不提,民众自然无从得知 。
安眠药,尤其是苯二氮平(BZD)类的,已经上市几十年,使用人口以亿万计 。如果真有致癌的疑虑,早应在欧美各先进国家被禁用,至少也会被发布警语 。但,至今台湾的精神医学会,药物主管机关都没有接到相关资讯,民众毋须因错误的研究结果而到恐慌,先搞乱了自己的生活 。
除此之外,拜媒体之赐,民众也常担心常吃安眠会导致「失智症」,这恐怕也是「因果谬误」的问题了 。像先前文章中提到的,阿兹海默症的病因是变性蛋白在脑中堆积,而睡眠期通常是脑部的清运时段,此症患初期就常出现失眠,睡眠缺乏而脑部废物清运不佳,造成变性蛋白堆积 。所以,是「失眠导致失智」呢? 还是「失智的前兆是失眠」?但目前治疗「失眠」通常会服用「安眠药」,如果不详加考虑逻辑是否合理,很容易就犯了「因果谬误」,跳开失眠的影响,直接推论安眠药会导致失智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