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狂奔上市,王卫能否力挽狂澜?

获上市“输血”的顺丰同城将成为顺丰在资本市场的又一利器, 对王卫而言, “即时物流”是必须拿下的战场 。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王卫的资本运作方面,似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
11月30日早间, 随着香港联交所上市讯息的披露, 作为“即时物流第一股”的顺丰同城, 14天后, 就将正式踏入资本市场 。
2016到2021年, 五年磨一剑顺丰同城最早是顺丰控股旗下的一个事业部, 2016年开始涉足同城配送业务, 2019年3月才开始独立运营、公司化运作, 同年9月, 成立“顺丰同城急送”品牌并独立运营 。 从推出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到品牌的独立运营, 顺丰用了三年时间 。 品牌独立20个月, 顺丰同城就已经准备分拆上市 。
12月14日, 当顺丰同城在香港联交所敲钟的那一刻, 这一条上市之路, 仅用了五年时间 。
值得一提的是, 5月17日, 顺丰房托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成为国内首个赴港上市并以物流为主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9月28日, 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完成对嘉里物流的收购 。
若成功上市, 顺丰同城将成为继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之后, 顺丰创始人王卫手里的第四个上市公司 。
同城即时配送, 新机遇还是割韭菜?随着新消费时代来临, 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且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 国内需求将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更加强盛 。 消费市场正步入以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新服务场景及新客群为特征的新时代 。
同城物流服务行业主要包括同城快递服务、同城货运服务以及实时配送服务 。 拿实时配送服务来说, 着重点对点配送餐食、饮品、数码3C等 。 这项服务由第三方或中心化平台所属实时配送平台提供 。
从行业来看, 中国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成长伴随着本地消费市场, 特别是过往几年餐饮外卖市场的发展升级 。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 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 复合年增长率为46% 。 考虑到服务场景的不断扩展及新业态与消费模式的创新, 实时配送服务行业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 预计2025年中国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将进一步增至795亿单, 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0.5% 。
业态模式革新的背景下, 第三方实时配送基础设施应运而生, 越来越多的商家正构建自有客户获取渠道, 提升客户触达及忠诚度 。 同时, 新兴的业态模式和服务场景边界的延展, 使更多定制化及多元化实时配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 该趋势催生了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 。
新消费推动实时配送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拓展, 随着本地消费市场的快速转型, 实时配送服务也在不断扩大场景覆盖范围 。 在数字化及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 实时配送服务不尽广泛覆盖餐饮外卖等成熟场景 。 同时, 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实时配送服务的发展, 尤其是在下沉市场 。 实时配送服务的地理覆盖范围、服务场景和市场规模均迅速扩张 。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 2020年, 中国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订单数量占实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总数量的14.4%, 而2016年的占比则为11.9% 。 预计到了2025年, 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订单数将占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20.5% 。
数据显示, 顺丰同城在集中度较低的市场中已排名第一, 并已在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提供商中成为首选的服务提供商 。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 于2020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 按订单量计算, 顺丰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分别为10.4%、10.9%及11.1% 。 凭借其配送网络及行业洞察力, 顺丰同城形成了坚实的进入壁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