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众生态:平台着急、编剧逼疯,模式更新、内容陷瓶颈

不管是巨坑还是风口, 热情会一直在 。
近期抖音测试短剧付费模式的消息一出, 立刻引发了大众关注, 甚至有外界认为这是字节在视频内容上的又一次变现尝试, 此举无疑将对爱优腾产生不小压力 。 对此, 用户评价也是呈两极分化, 有人明确表示“不会付费”, 认为是在走长视频超前点播的老路, 有人则觉得可以刺激优质内容的产出, 但希望“价格可以再合理些” 。
就在不久前, 腾讯视频上新单独购买某剧会员功能, 用户可以花3元看全集, 有效期为3个月, 目前主要针对微短剧 。 该功能一出同样也收获了两极化的评论, 不过相比之前备受争议的超前点播, 这次的反对声音低了不少 。

微短剧众生态:平台着急、编剧逼疯,模式更新、内容陷瓶颈

文章插图

长短视频平台围堵, 网络电影、传统影视公司加速涌入, 市场和制作方爱甜宠、悬疑、也爱IP……这些都使得冉冉升起的微短剧在面貌上与传统长剧别无二致, 问题也异曲同工 。 但短与长的根本界限, 又使得两者并不相通, 低成本、低年龄层的用户让微短剧被看作是新内容, 围绕着它进行的一系列开发直接被称作新模式、新风口 。
如今平台还在不断调整分账规则, 下大力度抢夺这块内容;同时, 市场的唱衰声也没有停过, 微短剧没有“钱”景的论调频频出现, 此刻平台又开始挖掘微短剧在用户端的变现模式, 究竟单剧付费、单集付费是否行得通尚未可知, 但微短剧确实已经实现了“表面繁荣” 。
被围堵的微短剧, 忙坏了编剧?编剧婷婷带着一部长剧去提案, 但一见面, 对方忍不住问了一句, “你手里有没有微短剧剧本?”
这让婷婷觉得有点纳闷, 因为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 一些做长剧的资深影视公司、头部网络电影公司都在问, 且频次越来越高, “微短剧是新形式, 但也不至于所有人都要抢吧?”这让婷婷很不理解, 因为此刻婷婷也接到了老板下发的任务, 被迫接受把一部IP改编成微短剧 。 她告诉骨朵, 微短剧对编剧来说不太友好 。
微短剧众生态:平台着急、编剧逼疯,模式更新、内容陷瓶颈

文章插图

【微短剧众生态:平台着急、编剧逼疯,模式更新、内容陷瓶颈】婷婷改编的是一部甜宠向的微短剧, 第一次去见甲方, 对方就告诉她这个剧本不需要太多逻辑, 婷婷迷惑了, 问“那我们需要啥?”
“要快乐 。 ”
甲方的回答一下让婷婷愣住, “不要逻辑要快乐, 但逻辑不通, 编剧怎么能写下去?”婷婷一边觉得甲方不懂内容, 一边又不得不默默修改 。 每次沟通甲方都和婷婷强调, “你这个节奏太慢了, 要快起来 。 ”这也是婷婷最怕听到的一句话 。 “这个东西真不好写, 一集10多分钟就5场戏, 每一场都要有一个侧重点, 但两分钟的内容, 我怎么能每场都有重点 。 ”但再次改完后甲方还是觉得慢, 又提出让婷婷按照美剧节奏修改, 于是婷婷用平行蒙太奇, 两个场景同时进行, 但甲方却说, “看不懂, 还不如上一版 。 ”
做长剧习惯了的编剧初涉微短剧中来, 感觉被“甲方折磨疯了”, 但也有扎根进这个赛道, 感觉如鱼得水的团队 。 编剧洋洋的工作室最近剧本特别畅销, 都是5-10分钟的微短剧, 基本上还没完本就卖掉了, 而且合作方也十分稳定 。 最开始洋洋和团队主要专注于网剧, 直到今年6、7月份和朋友聊天才开始尝试微短剧, 没想到销路这么好 。
今年获得B站投资的兔狲文化算得上是微短剧行业中的佼佼者, 打造出的悬疑微短剧“不思异系列”名噪一时, 其CEO邱其虎告诉骨朵, 这一年来, 各行各业的朋友都过来聊天, 大家都很好奇, “微短剧与平台的合作模式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