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2018年8月25日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基于ARRIVE研究和ASCEND研究,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临床报告显示,对于尚未出现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并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副作用 。这个结论使得许多的媒体大肆宣扬阿司匹林这个药已经走下神坛,有媒体报道这是一个长达40年的错误,甚至有些保健品企业见缝插针,贬低阿司匹林同时推销其纳豆激酶类的保健品 。

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老百姓真得具有一双慧眼,不要被个别媒体的别有用心带偏了路线,追求健康也要看证据 。阿司匹林并不是有病zhi病,无病防病的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 。医学上有两个名词,心血管病一ji预防和二ji预防,一ji预防是指心脑血管疾病尚未发生或者处于亚临床阶段是采取的预防措施,减少发病几率 。二ji预防是指已经发生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患者早发现,早zhi疗,防止病情进展 。阿司匹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二ji预防的基石,一ji预防的作用存在争议 。这两个研究也再次证实了指南的观点:在心血管疾病一ji预防中,必须要规范地应用阿司匹林 。
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哪些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吃阿司匹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zhi疗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卒中(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等等 。
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哪些病人需要进行一ji预防吃阿司匹林?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包括:1.男性≥50岁,女性≥55岁;2.早发的心脑血管病家族史;3.高血压;4.糖尿病;5.高脂血症;6.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7.吸烟;8.房颤;9.动脉粥样斑块 。阿司匹林的一ji预防主要针对这部分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进行获益与风险评估,评估10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如果10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20%者应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10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在10-20%者,进行个体化评估,既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尤其是结肠癌)家族史者,应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10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10%的糖尿病人群,若无明显出现风险,建议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如何判断≥10%,临床上判断的简易方法:男性,大于45岁伴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危险因素;女性,大于55岁伴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危险因素 。
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哪些人并不需要阿司匹林进行一ji预防?无任何危险因素、年龄≤65岁的女性;2.无其他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及心血管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3.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
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阿司匹林的临床地位不可撼动,百年老药,价格便宜,疗效可靠,但它不是保健品,不能全面普及 。对于既往有心血管疾病以及需要一ji预防的病人,在没有明显出血并发症的前提下,千万不要听信少许媒体的断章取义的解读而擅自停药 。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 。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阿司匹林最初是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市场 。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