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在哪个省哪个地方 飞夺泸定桥发生在哪个省份( 三 )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谈到了此次强渡的深远意义:“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 。”
强渡大渡河后,左路纵队接到“死命令”:安顺场至泸定桥320里,限定3日内到达 。
不过,敌情发生了新变化 。在中革军委到达泸定桥的同一天,蒋介石亲赴成都督战 。国民党增援力量也正朝泸定桥奔袭 。部队才走了一天,5月28日凌晨,红四团又接到电令,要求他们再提前一天赶到泸定桥 。此时,离限期已经不足一昼夜,而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路 。
“你们要用最高度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160里的记录 。”电文里说 。
3
今天在泸定县城,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已经铺上了密集的木板,随着桥面的摇晃,铁索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和着咆哮的大渡河水声,给游客制造了一种惊险、刺激的体验 。安全是有保障的,每隔几米就有安保人员在桥上守护,桥下,一艘冲锋舟停靠在岸边,工作人员随时待命,以防万一 。
84年前可不是这样子 。红四团一昼夜奔袭240里到达这里的时候,战士们疲惫不堪 。更要命的是,桥上的木板全被国民党守军抽走,只剩下13根摇摇晃晃的铁索 。美国一位女旅行家1908年行至这里的时候,曾形容铁索“单薄得像蛛丝一样” 。
蒋介石的“大渡河会战计划”及其补充修订的预案中,对红军渡河点的判定是在宁雅正道,泸定桥在防御部署中处于“边角位置” 。因此,当国民党军队发现红军从安顺场夹河而上时,感觉到了泸定桥受到的威胁,才开始紧急调兵防守 。事实上,守军只比红四团先到一个晚上 。
抽走桥上的木板之后,在几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泸定桥东岸的防御工事里,守军信心满满 。当时的保安大队副大队长的轲亨华,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时任泸定县媒体记者杨仕强采访时曾回忆,他的长官对他说:“红军插着翅膀都飞不过来,飞过来都把他打落 。”守军甚至用轻蔑的言语向对岸的红军挑衅 。
22名红军战士担负突击任务,他们要顺着铁索打到大渡河东岸去 。50多年后,其中一名突击队员李友林才对儿子李理详细讲起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他说:“当时我只能想到活,不能想到死 。如果想到死了,也许就过不去了 。”
战友的支持包括布局在西岸的火力支援,以及全团司号员一齐吹响的冲锋号 。突击队员之一刘金山曾向儿子刘东升描述过当时的场景:敌人的子弹几乎是擦着头皮呼啸而过,打在铁索上当当当地响,还溅起火花 。
夺桥战斗打响后,国民党守军曾向远处的驻军、袁国瑞率领的第四旅求援,但因为第四旅正遭到东岸的红一师的攻击,无暇增援 。由此,泸定桥的守军决心动摇,为免遭红军全歼,团长李全山率部撤退 。
泸定桥被拿下了 。1935年6月2日,中革军委对22名突击队员授奖,奖品是一套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日记本、一个搪瓷碗和一双筷子,“以表彰他们夺占泸定桥的巨大功勋” 。
泸定城失陷的消息令国民党政府感到紧张 。根据四川省档案馆的一份史料,步二旅与西康专员公署发布消息函,要求“所有泸定县城失陷一节,应免公布” 。刘文辉因在构筑金沙江、大渡河沿岸碉堡封锁线“一味敷衍、实未遵办”,被通令“记大过一次,戴罪图功”,其所部“各负责长官查明严处” 。
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毛泽东亦谈到了飞夺泸定桥一战:红军之全部渡过泸定桥,确为红军的莫大成功,如红军不能过桥,则安顺场渡河至北岸之一师,势将孤军作战,而南岸之红军主力则必走西康……红军则极难克服困难也 。今红军全部渡河,自此川陕甘青几省均将为红军活动之地区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