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461,该如何处理?( 二 )


再来说说韭菜 。
(图片来源:Pixabay)
国内一些权威的痛风专家,包括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大夫在某痛风科普节目中提到韭菜是这么说的:
韭菜嘌呤含量很少,但是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能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使其兴奋,使痛风发作的可能性增大 。建议尽量少吃 。因此,小编先给出结论:痛风不推荐多吃韭菜 。
一般来讲,痛风病人:
首先忌讳吃嘌呤含量特别高的食品,比如带鱼等海鲜
查询嘌呤含量数据库,显示韭菜的嘌呤含量是25mg/100g,属于低嘌呤食品范畴 。
因为韭菜是中国人的特产,老外基本不吃,英文中leek通常指大葱,chives通常指蒜苗,韭菜老外基本是不吃的 。查了几个国外的嘌呤食品数据库,比如/purine.htm,都没有查到韭菜(Allium tuberosum)的嘌呤值 。
一般来讲,蔬菜中豆科(黄豆、花生等)、菌科(香菇等)、花科中的菜花(西兰花嘌呤低)这三类的嘌呤相对高一点,其他蔬菜嘌呤含量都不高 。
其次是不鼓励吃会影响尿酸排泄的食物,比如酸奶,酸奶的乳酸成分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韭菜的草酸含量相对较高,草酸被人体吸收,在血液中遇到钙,形成溶解度很低的草酸钙,特别是在肾脏里,尿液浓缩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肾结石、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的麻烦 。
痛风病人通常有肾结石的担忧,草酸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比如韭菜、菠菜、草莓,虽然不要谈虎色变,还是适当而止 。
加上韭菜中含有植物性芳香挥发油和硫化合物,有一定的刺激性,刺激神经,因此对于需要静心修养的痛风病人,吃太多确实不好 。
最后说说豆制品 。
(图片截图来源:风友汇APP)
传统的痛风饮食zhi疗强调低嘌呤饮食,将豆制品如豆腐脑、豆腐、豆浆等豆类食品列为痛风患者的禁忌 。
(图片来源:Pixabay)
新加坡学者Teng等新近研究则发现摄入豆类和豆制品患痛风的风险是不摄入的0.86 倍,提示摄入豆制品是痛风的保护性因素 。从以下几方面证据或许可以解释该结论:
1.严格的低嘌呤饮食并不能使血尿酸降至目标值6mg/dL 以下;
2.传统的低嘌呤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代谢综合征,同时还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日常营养需求;
3.虽然大豆的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经过加工,制成豆腐丝、豆腐干等之后,因为挤去了“黄浆水”,其中溶解了很大一部分嘌呤,因而豆腐丝、豆腐干等产品的嘌呤含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其含量比肉类鱼类还要低,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用豆腐干替代部分替代鱼肉类并不会引起嘌呤摄入量的明显增加 。
豆类食品是痛风的保护因素,其机制可能是豆类的促尿酸排泄作用超过其所含嘌呤导致的血尿酸合成增加的作用 。
此外,豆类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弥补限制红肉摄入带来的蛋白质摄入减少,还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最后,豆腐属碱性食品,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碱化尿液,对痛风病人来说,能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对痛风病人的zhi疗和肾损害的预防,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
(图片来源:Pixabay)
综上所述,应鼓励痛风患者适当增加摄入豆类和豆制品,建议限制在每日30克大豆之内,换算成水豆腐不超过90克;如果喝豆浆无不良反应,建议不超过1杯 。不建议服用任何蛋白粉类产品,少吃仿肉豆制品,不吃豆腐油炸、卤制等做成的小零食 。如果食用某种食品后身体有任何不适,立刻停止 。
一直以来,豆腐都是争议最多的高嘌呤食物之一 。我们往往道听途说,对其唯恐避之不及 。但近年来,对豆制品的研究越发科学化,很多痛风领域的专家也在公开场合说明高尿酸、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 。国外的痛风专家也没有禁止患者忌食豆制品,至于是否跟欧洲亚洲人的体质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豆制品这份特别的爱,我们可以稍微接受下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