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省份有一线城市 中国一线城市有哪些省市

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外 , 一些普通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也十分强劲 , 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 。
6城GDP超万亿
在十强城市中 , 共有6个城市GDP超过了万亿大关 , 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和东莞 , 这六个城市均来自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 是民营经济或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 。
“领头羊”苏州2021年GDP达到了22718亿元 , 比地级市第二名的无锡多了8000多亿 , 在地级市中遥遥领先 , 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列第六 , 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 , 苏州也被称为“最牛地级市” 。
数据显示 , 2021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 达41308.1亿元 , 比上年增长17.2% , 两年平均增长10.4% 。 高新技术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科创实力的重要指标 。 去年底 , 苏州有效高企首次迈过一万家大关 , 达到11165家 , 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 , 位列全国第五 。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 , 苏州背靠上海 , 受益上海的溢出效应特别明显 , 近年来 , 上海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助推苏州转型升级 。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 , 苏州的工业园区发展突出 , 工业总产值很高 。 同时 , 在长三角地区 , 上海对苏州的外溢和带动作用十分显著 , 近年来苏州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 科创板上市企业多 。
苏州之后 , 另外一个苏南城市无锡2021年GDP首次突破1.4万亿元 , 继续位居地级市第2 , 全国所有城市第14 。 广东的制造业大市佛山继续位居地级市第三 。 福建的民营经济大市泉州位居地级市第四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福建省内各设区市中 , 泉州此前曾连续20多年GDP位居福建第一 , 2020年 , 泉州GDP比省会福州高139亿元 。 而2021年是泉州20多年来首次被福州赶超 , 比福州少了20亿元 , 退居福建第二 。
作为著名侨乡 , 泉州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县域经济 。 比如 , 辖下的晋江诞生了著名的“晋江模式” , 涌现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运动品牌 。 近年来 , 随着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 , 泉州原有的传统产业也面临着挑战 。 丁长发说 , 相比福州和厦门 , 泉州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差距较大 , 营商环境也有待改善 。 泉州的中心城区发展较弱 , 集聚效应不够 , 难以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引领作用 。
2021年迈入GDP万亿大关的地级市达到6个 , 比上一年多了1个 , 新增的城市是东莞 。 改革开放后 , 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 , 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 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 被称为“世界工厂” 。 近年来 , 在一线城市深圳的外溢和带动下 , 当地的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达7387家 , 数量居全省第三 ,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家 。
东莞之后 , 目前在地级市中位居第7至第10的常州、烟台、唐山和徐州均处于GDP8000亿元梯队;之后的温州、潍坊处于7000亿梯队;绍兴、扬州、盐城超过了6500亿元 。
江苏占三分之一
从地级市GDP30强的省域分布来看 , 30个城市共来自10个省份 , 其中江苏10个 , 占了三分之一 , 浙江5个位居第二 , 就是说江浙地区一共就达到了15个 , 占了全国的一半 。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 , 江浙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 区域发展、人口分布较为均衡 , 城市发展基础好 , 因此经济强市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