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

文章插图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仍与蒙古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diyi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有团结互助的风尚,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众人围成一圈,一边舞蹈,一边击掌高歌 。近几年与内蒙古的亲戚来往增多,开始举办“那达慕”盛会,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参加 。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
【内蒙古草原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的情况?】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 。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 。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 。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 。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 。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 。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 。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 。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 。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 。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 。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 。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
- 边境牧羊犬练习怎样才干做好?
- 行走中的风景:漫步那拉提草原 邂逅最美晨光!
- 内蒙古巴彦淖尔将通过云闪付App发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
- 生完宝宝三个月回到孕前体重,衣食住行方面注意事项有哪些?
- 内蒙古的阿拉善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
-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来着?
- 内蒙古列车被困事件,2014年雪龙号被困事件
- 吃正宗的烤羊肉串到底应该去新疆还是去内蒙古?
- 我们一起去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 等候鸟飞回来
- 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湿地 额尔古纳湿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