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巨头抄中国电商作业,谷歌、亚马逊、TikTok冲入万亿直播市场( 三 )


eMarketer数据显示 , 只有18.3%的美国成年人在过去一年有在Facebook购物的经历 , 在Instagram只有11.1% 。 70.4%的受访者表示 , 当月没有通过任何社交平台购买过东西 。
国外内容平台、社交平台做直播电商和国内的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甚至微信相似 , 电商核心的“人货场”三要素往往只占其一 。 而以电商发家的亚马逊 , 做出防御姿态的速度也更快:亚马逊在今年10月推出了独立的直播带货APP“Amazon Live Creat” 。 从目前各个平台的直播情况来看 , 亚马逊也是唯一一个任何时候打开界面 , 都有主播在进行直播的平台 , 尽管观看人数并不稳定 , 但从一个购物场划出一块直播带货的入口 , 并不会打扰用户 , 体验也更顺畅 。

如何“抄中国作业”
过去 , 国内往往是copy国外的先进商业模式 , uber诞生后 , 国内出现了滴滴 。 好的商业模式、生意机会总会被快速地复制出来 。
而在电商领域 , 变化正在发生——来自硅谷的科技公司和VC们都在为中国的直播带货模式感到兴奋 , 不仅是现有的巨头们 , 一些垂类的新兴直播带货公司也在不断涌现 。 今年2月和 9月 , 美国初创公司Newness和Whatnot分别拿到一笔350万和1.5亿美元的融资 , 前者是美妆直播带货平台 , 由红杉资本领投;后者则是一个玩家收藏品直播购物平台 。
但直播带货模式想要在海外兴盛 , 并不容易 。 数据显示 , 中国电商95%以上的交易额都来自于电商平台 , 但美国或者其他市场50%以上的交易额来自于品牌官网 , 或沃尔玛、家乐福等线上平台 。 海外消费者的消费痕迹较为分散 , 很难有集中性的消费爆发 。

硅谷巨头抄中国电商作业,谷歌、亚马逊、TikTok冲入万亿直播市场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Whatnot官网
速卖通直播业务负责人银灰告诉「电商在线」 , 用户心智 , 是所有海外平台做直播带货时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 “海外消费者更习惯于用主动搜索来购物 , 而直播带货是一种全新的导购模式 , 是相对被动接受的过程 。 这就需要市场去教育 , 很多海外消费者不知道直播还能购物 , 他们也不清楚直播购物往往会有更好的折扣 。 ”
尚未完全开垦的市场 , 需要平台投入更多的精力摸索着前进 。 以亚马逊为例 , 其对直播带货的投入资源不小 , 但效果并不如人意 。 有业内人士解释 , 这主要也是因为品牌方难以为直播带货配备合适的主播 , 亚马逊也无法为其提供相关的支持 。
“对电商平台来说 , 主播往往决定着直播带货的下限 , 而商品决定了上限 。 主播不一定就得是一个明星或者网红 , 但至少要具备一定专业能力能把商品讲明白 。 ”银灰表示 , 海外直播带货也衍生了像代播机构这样的周边产业链 , 但体量还很小 。 “以速卖通为例 , 目前平台上 , 商家自播和达人直播的场次差不多持平 。 其中在达人直播里面 , 有三分之二的主播 , 基本都是和机构签约的 。 ”
从模仿、学习到创新走出自己的路径 , 中国电商只花了20年 。
在国内密如繁星的品牌、商家们眼里 , 海外市场依然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 。 杜鹏飞表示 , 作为中国的供应商 , 海外直播带货一定能在未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 “国外的消费者喜欢我们的商品 , 这是看得到的消费需求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新的模式正在自国内向国外推动 , 伴随着国外巨头们自发产生的高关注度和高参与性 , 它一定会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发展 。 而在此之前 , 我们需要为海外消费者做的 , 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 去习惯和爱上我们的直播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