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技术是被全人类寄予厚望的未来能源方式,它利用的是太阳燃烧的原理来释放热量,因此这类的实验装置常被称作“人造太阳”,我国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就有一座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21年12月30日晚,这台装置又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而且是在7000万℃的高温下 。
【合肥“人造太阳”7000万℃运行超千秒创新纪录,更大的一台建造中】

文章插图
之前我们常听说某个国家的人造太阳装置创造了多少秒的运营实验,这个时间通常是几秒或几十秒,有的甚至不到1秒钟,这次的合肥物理研究所的人造太阳创造了1056秒的运行时间,合17.6分钟,是世界上首次人造太阳装置超过“千秒”时间,创造了世界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纪录,有业界专家认为这样的时长已经逼近可实用操作的最低要求 。

文章插图
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利用磁约束和真空绝热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运行原理就是在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变成高密度和高温条件下的等离子体,进而发生聚变反应,这时就会产生强大的能量 。 超导托卡马克已被科学界公认为是探索、解决未来稳态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

文章插图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从开始建造至今已有10年,其直径约8米,重四百多吨,是全世界所有的已建成的中大型托卡马克装置 。

文章插图
2016年2月时,合肥这座全超导托卡马克物理实验就实现了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2018年11月12日,EAST又实现了1亿℃等离子体放电;2021年5月28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可重复的1.2亿℃的高温,并且持续了101秒,同时还实现了1.6亿℃持续20秒的运行,如今又实现了7000万℃高温下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文章插图
合肥EAST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也表示:“此次把电子温度近7000万摄氏度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维持1056秒,注入能量达到1.73吉焦,实验意义重大,千秒等离子体运行的实现已为未来建造稳态的聚变工程堆奠定坚实的科学和实验基础 。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和如今正在使用的核能发电技术是不一样的,如今的核电站使用的都是可控核裂变技术,离不开放射性较强的铀、钚等重元素,一旦发生核泄漏,就会造成难以收拾的核污染状况,因此世界上的不少核电大国限制了核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关停了不少核电站 。 但可控核聚变技术就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它并不存在重元素污染的情况,而且核聚变装置关了之后高温高压环境立即消失,核反应立即就会停止,所以十分安全 。
- cisp官网? cisp是国家级吗
- 娱乐圈有哪些你意想不到或惊艳你的“闺蜜团”?
- 怎么拉筋才会有好的效果?
- 春天容易犯困!建议多吃7种“高钾食物”,精力充沛度过春季
- 公区涂料墙、车库水泥地 限竞房交付减配还有“救”吗?
- 抖音电商好物年货节上线“匠心年货”专区
- 衢州联合淘宝天猫启动“衢州有礼”全球年货节
- “肥胖”难道只是审美角度的问题吗?
- 中国人装修的“通病”:靠窗的地方不会动!其实这里最值得花心思
- 装修房子,工人容易捞油水的7个地方!大家要“盯住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