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二 )

  • 数字化社会大背景下的农民, 依旧是以“原始”的方式去记录鸭苗的死亡、出生数据, 他们会记在箱子、粉笔白板、记录本上, 这也让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
  • 兜兜转转到最后, 养殖户依旧需要借助鸭头, 在满是风险的妥协中谋生, 成了一群隐形的“打工人” 。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

    在做足功课后, 王政玺认为整个产业链需要整合者, 需要规范化操作来保证各方的利益 。 有了规范化操作的基础, 才能利用数字化为养殖产业赋能 。 抓住了问题关键所在, 舍羽科技开始着手解决以上的问题, 以数字化对行业进行整合 。
    在恰当的时间, 入局数字化农业两年时间, 王政玺和团队离开北京的写字楼, 慢慢深入到养殖户身边, 业务员也用当地的方言了解养殖户的反馈 。
    王政玺准备先从底层的痛点开始, 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 2018年6月公司成立后一个月他拿到第一笔融资, 先在山东淄博的桓台县当起了“鸭头”, 并开始梳理「舍羽农信APP」的平台逻辑 。
    比如法律主体、法律逻辑不清楚, 那就一条条去精细化 。 在成本端舍羽与养殖户签订《肉鸭饲养与回收协议》, 并通过供应链金融找到冷藏厂、养殖户、饲料、种苗供应商, 和他们按照标准法律流程, 签署回收协议和销售协议, 内容细化到鸭苗数量、饲料型号、疫苗型号、价格等条款, 要求结算必须有发票 。 在流程上实现合法合规, 规避了养殖户成为法律弱势群体的风险 。
    与此同时, 舍羽科技也在研发相应的硬件传感系统和软件程序 。 一套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四合一的空气检测设备, 与软件相结合, 帮助养殖户科学养殖, 规避肉鸭因不科学的养殖而死亡的风险 。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

    当交易流程搬到线上后, 数据便沉淀在“舍羽农信APP”平台, 舍羽科技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依托舍羽科技线上养殖户真实的养殖数据和交易数据, 为养殖户提供利率更低的助贷服务 。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国家政策要求2035年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等农业相关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 金融机构希望更多的支持农业农村的养殖客户, 舍羽科技恰好拥有合法的方式向农户放款, 并把真实数据反馈给银行 。 这样一来, 国家政策的扶持, 银行资金的注入, 让养殖户的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 王政玺说:“农业不能快一步也不能慢一步, 要快半步 。 ”他们恰好抓住了农业数字化的红利期 。
    在所有流程合法合规、产业上下游流程全部打通后, 从线下到线上的最后一锤, 落下回音 。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

    舍羽科技先深耕山东省市场, 在重点县、镇开设舍羽科技分公司 。 客户经理开始挨家挨户去走访养殖户, 建立合作来推广App软件, 邀请养殖户入驻SaaS平台, 贴身为养殖户提供服务 。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