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

被数字化落下的农业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

舍羽科技创始人 王政玺
当各行各业都在实现数字化升级时, 农业似乎总是被落下的一个领域 。 一只脚跨入互联网行业, 另一只脚踩在农业领域, 跨界创业多年的王政玺盯上了它 。
王政玺曾有过两次互联网金融创业经历, 并创立过租房分期平台, 2016年他还在新希望担任农村消费金融业务的负责人时, 开始琢磨一个问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 把传统农业与互联网和数字科技相结合, 把复杂的生产节点搬到线上去, 实现数字化 。
他清楚, 在农业领域进行互联网创业, 难度是指数级的, 一切都要从“地面”开始, 实际落地执行的时候, 肯定又是无数个“不可能”、”都这样“、“嫌麻烦”等在前面;经过筹备, 他拉上从中化农业、新希望等机构出来的核心团队, 于2018年创立了「舍羽科技」, 决定从养殖业的产地供应链切入农业数字化 。
中国农业目前所处的阶段, 恰如2002年的互联网时代, 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特别是养殖板块, 除了生猪属于国家战略调控生物资产外, 家禽、肉牛、肉羊、渔产等品类养殖都存在极度分散、成本不可控、低效、非标、食品安全无法追溯等诸多痛点 。
王政玺想找到一个细分方向, 像一根针一样先把业务插进去 。 他的家乡山东, 家禽养殖占有全国3/4的市场, 他从家禽中选中了肉鸭这个品类开始最初的尝试 。

农业数字化迎来风口:他扎进养殖产业 一干4年 年营收超4000万

文章插图


上游供应商, 包括饲料、兽药、畜禽种苗、养殖设备等;中游养殖户, 通常为30岁-60岁左右的本地村民, 夫妻两人为养殖劳动主力;下游为冷藏厂 。 王政玺打算用一个线上平台, 先把这些环节“搬”到线上 。
然而, 王政玺发现,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在当地很容易“水土不服”, 想要进到养鸭圈里并不容易 。
其中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 冷藏厂往往并不愿意直接与他们交易, 而是选择中间商, 俗称“鸭头” 。 “鸭头”连接冷藏厂和养殖户, 会想办法帮养殖户去购买饲料和鸭苗, 代替养殖户与上下游沟通 。
这中间却有一个问题——养殖户、鸭头、冷藏厂三方从没有合法合规的商业合同 。
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下, 鸭头负责给冷藏厂开发养殖户, 冷藏厂直接和养殖户签订养殖回收协议, 而鸭头负责垫资采购鸭苗和饲料赊欠给养殖户, 养殖户养殖跟冷藏厂会有口头约定, 由鸭头给冷藏厂带来多少养殖量 。 38天肉鸭出栏后, 冷藏厂从养殖户收走肉鸭, 但是却把应该给养殖户的钱给到鸭头, 鸭头先从中抽成, 剩余的给到养殖户 。

在没有合规的三方商业合同, 交易流程混乱的传统模式中, 会导致上下游履约、交付能力非常弱的情况出现, 这也会有引发两个潜在风险:因为流程上没有数字化, 养殖户不知道真实的屠宰数据, 出现被压款或者修改数据的风险;鸭头在市场变动下, 不向冷藏厂履约交付的风险 。
在当地养殖圈深入了解后, 王政玺发现了更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