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600家 又一巨头大撤退:原因令人遗憾


关店600家 又一巨头大撤退:原因令人遗憾

文章插图

文丨韩希言
关店600多家, 撤店率超80%, 曾经一年在中国可以大卖40亿元的悦诗风吟, 彻底风光不再 。
近日, 据多家媒体报道, 悦诗风吟(Innisfree)将在中国市场“大撤店”, 最终门店数量将缩减至140家左右 。 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情况属实, 且这样的门店调整在2022年仍将持续 。
对于撤店原因,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还有该护肤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下降 。 作为曾经鼎盛的化妆品牌, 这个原因令人遗憾 。
国内消费者开始转向追求奢侈品牌或高性价比品牌, 并开始避开中等价位产品 。 与悦诗风吟同样遭遇的, 还有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另一品牌伊蒂之屋, 以及日本的花王集团旗下彩妆品牌KATE 。 另外, 贝玲妃在去年也大规模裁撤线下专柜 。
“悦诗风吟们”的落幕反映了一代化妆品牌的现状 。 如果说十年前, 上新快、性价比高、SKU多, 称得上是这些中等价位进口化妆品牌的优势, 但在国潮涌起, 国货不断发展的当下, 这些特点已经退化为消费者的入门门槛 。
在业内人士看来, 目前的美妆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特别的转型期 。 一方面, 美妆市场的持续增长领跑消费领域, 但是在另一方面, 许多美妆品牌转向战略收缩 。 此外, 在一级市场上, 美妆行业的热度也已经下降, 融资难度越来越高 。
尤其是在新政即将执行的2022年, 美妆行业会再度洗牌 。 如何在不断更迭的大环境下长久生存?成了行业内所有品牌下一步的必答题 。
悦诗风吟大撤退:撤店率超80%
回首2021, 整个零售业的关键词中必有“撤店”一词 。 不同细分行业一定程度上在去年都受到了疫情等因素影响, 导致部分低效的零售门店关停, 从传统商超, 到社区团购, 再到餐饮, 均是如此 。
这次, 撤店又轮到化妆品行业身上 。
1月2日,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 韩国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 Corporation)旗下化妆品品牌悦诗风吟(innisfree)传将在中国市场被“大撤店”——从800多家关闭到仅剩140家, 撤店600多家, 撤店率超80% 。
根据多家媒体采访, 爱茉莉太平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情况属实 。 集团正对悦诗风吟品牌进行渠道优化, 而这样的门店调整在2022年仍将持续 。 该负责人还表示,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新一轮策略调整, 不过仅对悦诗风吟门店进行优化缩减, 不涉及其他品牌 。 此外, 未来在中国市场, 该集团将着重发力中高端及线上领域 。
十余年前, 随着韩剧进入中国市场, 韩妆在中国市场迎来顶峰时刻, 悦诗风吟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品牌之一 。
悦诗风吟的定位是20~26岁的学生和年轻女性可以使用的平价护肤彩妆 。 2012年, 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凭借高效率的上新、丰富的SKU、高性价比等特点, 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 从2014年起, 悦诗风吟以每年新开100家门店的速度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
加上李敏镐、林允儿等当红韩流代言人的加持, 站上风口的悦诗风吟在当时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期 。 数据显示, 2015年, 悦诗风吟的销售业绩和营业利润均呈现快速上涨势头 。 2016年, 对于悦诗风吟是个巅峰时期, 彼时的营收达到7700亿韩元的高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