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被低估了吗?


库克被低估了吗?

文章插图
文 | 新眸,作者|刘思璇,编辑|桑明强
库克被低估了吗?
进入库克时代后,苹果把资本游戏玩明白了 。
从市值 30 亿美元到 3000 多亿美元,乔布斯在苹果用了十五年 。 作为被乔布斯选中的男人,库克并没有让他失望:2018 年,苹果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两年后,市值翻倍,把 1 变成 2,与乔布斯 2011 年卸任时的 3000 亿美元市值相比,如今苹果在市值上刚好多出一个 “0”,成功打卡 3 万亿美元 。
但外界对库克的质疑并没有停止:类似苹果正在失去创新能力、库克坐享其成的观点并不少 。
比起开创一个时代,延续更像一个充满荆棘的苦差事,如果说乔布斯一手缔造了手机的创新革命,那么,库克的价值在于,为苹果续命 。 乔布斯的传奇很难复刻,就像不会有第二个马斯克,经营苹果的难度,一方面来自于苹果固有体系的运营和扩充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外界隐性施加的心理博弈 。
在人们看来,库克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作为 ” 美国最伟大创新领袖 ” 的继任者,他更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 自他接手苹果起,唱衰苹果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就结果来看,这些并没能阻碍他对苹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 ” 苹果的库克 ” 变成了 ” 库克的苹果 “ 。
守成之君的 ” 背叛 “
2011 年 8 月,在苹果公司工作了 13 年的库克接棒乔布斯 。
两个月后,乔布斯逝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 作为苹果的新掌门人,库克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他时刻面临着两个必然:被关注,被比较 。
乔布斯治下的苹果,可以用 ” 特立独行 ” 来概括 。 Mac、iPod、iPhone、iPad,每个产品系列都发散着乔布斯对科技生活的独特理解,他曾嘲讽微软 ”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品味 “,而苹果有着难以描摹的格调,或者说气质 。 ” 库克治下的苹果还是不是苹果 “,这是库克接手后首先要面临的抉择 。
在 IBM 任职 12 年,转战电脑批发商 Intelligent Electronics,直到公司被微软并购,在康柏出任物料管理副总裁 6 个月后,受乔布斯邀请加入了苹果 。 刚入职,库克就关闭仓库、削减供应商,大幅降低了苹果库存和提高了周转效率,解决了当时苹果的燃眉之急,Greg Joswiak(现任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曾称赞他具有高度的商业直觉,也正因如此,人们更习惯将库克定义为商人 。
在惯于打破常规的苹果,库克的上任,显得有点流于平淡 。
那段时间,库克亟需向外界证明自己 。 于是乎,产品上,iPad mini、iPhone 5c 先后登场,定位低端,尝试下沉;设计上,屏幕尺寸提升,UI 由拟物风格过渡到扁平、机械式 Home 按键转向虚拟 。 对外,为了平息指责、挽回形象,苹果终于放低姿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代工厂工作条件、环境政策、基金建设等方面转变了态度;对内,管理更加宽容温和,现金分红的比重不断提高,有意用新的手段留住人才 。
某种程度上,库克让苹果长出不同于前代的特质,但这些转变,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 苹果发布会不再让人心潮澎湃,对新品的追逐,也从期待创新变成消费主义陷阱:地图门、电池门、降频门、弯曲门,一系列质量问题,让苹果被 ” 群嘲 ” 几乎成为常态 。
” 要是乔布斯在,一定不会…… ” 这样的句式仍在被引用 。 人们指责苹果没能再度拿出让世界为之震撼的产品,已有的产品系列也在迭代中失去光彩 。 每一次改进充斥着妥协,每一次换代都有舍弃,即便最新发布的 iPhone 13,也钓出了一批 ” 口嫌体正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