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号 海北州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北海市疫情)

1月29日 , 海北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1号通告 , 对于全州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 , 具体请参见通告全文 。
第11号 海北州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北海市疫情)
海北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第11号)
当前 , 国内疫情呈现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状态 。 春节将至 , 各地人员流动性增加 , 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 。 为做好当前及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 确保全州各族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宁的节日 , 现就进一步做好全州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 , 严格人员出行管理 。 春节期间倡导就地过节 , 坚持“非必要不出省” , 严格限制州内人员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发生疫情的地区 ,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 非必须不出境 。 确需出省、出境的 , 出行前须向本人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告出行目的地、行程及返回时间 , 并做好个人防护 。 倡导在外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海北州籍人员就地过节 , 确需返州人员须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备 , 错峰安排返州时间 , 并按照规定要求落实好防控措施 。
二、强化重点人员管理 , 坚决防止疫情输入 。 所有中高风险地区(以县、市、区、旗为范围)入(返)州人员 , 须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 , 期间进行5次(抵州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核酸检测;省外低风险地区入(返)州人员 , 除需查验“双码”、测温和持有48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 , 抵州后24小时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 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不能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的就地就近进行核酸检测 , 未出具检测结果前就地就近管控 。 行程码显示带有“*”(星号)标记人员 , 需进一步开展流调排查 。 如确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 须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如果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 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并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 , 结果均为阴性后 , 方可正常活动 。 健康码黄码人员 , 采取集中或居家隔离3天 , 实施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 , 均为阴性后申请转为绿码 , 转码后再实施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省外低风险地区的高风险岗位及其随行返乡家属入(返)州后 , 除需查验“双码”、测温和持有48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 , 须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期间至少进行2次(抵州后第1天、第7天)核酸检测 。 大学生返乡人员 , 校区属低风险地区的学生 , 查验学生证 , 并核查所在校区地址及风险等级、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行程码 , 到社区(村)主动报备 , 抵州后24小时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 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学校所在校区属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 , 原则上就地落实14天集中隔离措施 。 确须返乡的由当地协查专班判定 , 实行“点对点”转运 , 返回后须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 , 期间进行5次(抵州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核酸检测
三、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 , 强化监测预警 。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馆、民宿、学校、建筑工地、洗浴、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密闭空间 , 要持续压紧压实各企事业单位防疫主体责任 , 严格执行测温验码、人员限流、一米线、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 , 防止聚集性风险 。 旅游景区、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 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 , 切实提升病例早期识别能力 ,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个体诊所、药店要对购买“一退两抗”药品人员进行实名登记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 酒店、宾馆、民宿等住宿场所要对入住人员逐一实名登记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所在社区(村)报告 。 涉冷链相关企业要加强货物表面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 定期开展环境检测和清洁消毒 , 实现货物全流程闭环管理、全程可追溯 。 各物流快递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 对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邮件快递建立待检区 , 实行分区存放 , 严格落实全面消毒工作 , 开展“无接触服务”配送业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