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安全感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该如何培养】

文章插图
人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做事 。合理的常规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 。
2、培养生活规律
从幼儿个体的发展来看,建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既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又能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在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作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在其中,就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 。
3、培养自律能力
自律是指控制自己,并遵守一些共同制定的规则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通过遵守一日生活常规来逐渐培养,如幼儿在听故事、进食、午睡或者自由活动的时候,需要控制自我欲念,做到进食不说话,排队不乱挤,不强抢别人的玩具、不伤害别人等,渐渐地,遵守规则就会成为孩子们的自主行为 。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行动不粗鲁,言语不粗俗 。“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对别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 。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
2、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 。有一些小学的老师曾经在聊天中提及,自己班里有些孩子会有乱翻别人东西的习惯,同学的书包、课本、老师讲台上的作业本经常被翻得很乱,甚至钱包也会不翼而飞,多次教育总是无效 。这便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 。当孩子diyi次乱翻家长东西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导,即便他当时只有两三岁 。每一个行为习惯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经常乱翻家人的东西成为了习惯,日后就很难再改了 。
3、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家孩子总是把书和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家里显得特别凌乱,每天都要不停地收拾 。生活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对自己物品的管理,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整洁有序,这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头有尾的好习惯 。
4、先到先得原则 。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小朋友之间的相处就是他们最大的交际活动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相同的爱好,比如幼儿园的同一款玩具、书店的同一本图书、游乐场的同一架秋千 。让孩子明白谁先拿到谁先玩儿的原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秩序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建构起自律的品质和智能 。对于孩子而言,规则保障了他最大的自由;对于未来的社会而言,他们将会是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和执行者 。
5、不打断别人的话 。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不管是谁,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一嘴插进来,这种感觉都不会太好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倾听和表达的一个平衡点,要让孩子明白,当他想要表达意见的时候,最好先让别人把话说完 。这样既是做人的基本礼貌,也是让别人认真听他说话的关键 。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说话;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打乱别人说话;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 。善于倾听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收获好人缘,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
- 在家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 “八个小办法”缓解狗狗幼儿入园焦虑,让它在家里不孤单
- 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指导要点怎么写? 幼儿小班生活活动内容
- 材料+流程+注意事项 2022银川幼儿园儿童入园体检攻略指南
-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目标分为哪几个方面具体有哪些
- 幼儿园保健室配置清单都有哪些
- 关于客厅装饰画,选择这4款,让家营造出良好的待客氛围
- 20个经典寓言故事幼儿园 20个经典寓言故事
- 淮安市幼儿园放假时间2021 2022淮安中小学幼儿园寒假开学时间
- 孩子在幼儿园过于肥胖怎么办可以给孩子减肥吗怎么合理健康的减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