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diyi,那么谁第二?

谢谢邀请!我试说一下这个在我看来很有趣的问题吧!

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diyi,那么谁第二?

文章插图
个人浅见,就宋代而言,没有什么女子能与李清照匹敌媲美了哦!自然也就不存在“第二”之说 。
【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diyi,那么谁第二?】班昭、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这四大才女中,我个人最佩服的就是蔡文姬和李清照 。虽说班昭事迹功勋不朽,但她与后三位成长环境不同,除了她家世显赫之外,她令诸女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文学成就,都建立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与父权体制下,就这一点我认为不公平 。君不见,其祖父班彪,父亲班固皆是赫赫有名的文史学家,加上当时的汉和帝非常仰慕她,曾多次召入宫,命皇后及贵人们拜她为师,这才有了才德兼具与文史成就不失熠熠光芒的班昭 。
再者说,班昭之才更多偏于学术,而文姬、文君、清照身世及境遇近乎相当,但就纯文学而言,只有文姬、文君、清照这三大才女 。文君有才,不过小情小调而已,不似文姬、清照二人皆有男儿大气魄 。
大家都知道一代枭雄曹操吧?这位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军事家、政zhi家,当然还是文学家!他在世之时,官至丞相,去世后追諡为“魏武王” 。其地位之崇高,著称于史籍 。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位令曹操非常景仰佩服的才女,这个人正是蔡文姬 。
让曹操都景仰的才女,君还有何话可说?
有一例,曹操生活极为简朴,有一回在城楼上望见自己的儿媳妇穿着锦绣的服饰,便当场将她赐死,而她的后宫也以衣无锦绣著称 。
然而曹操却愿意付出大量的黄金和白玉,将蔡文姬从匈奴处赎回!这还不够说明蔡文姬是何其伟大的才女吗?
文姬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约西元一七七年),原籍河南杞县,父亲蔡邕,是个大名鼎鼎的史学家,官拜中郎将,只是生逢汉末乱世,蔡文姬一生受尽折磨 。文姬一岁时,蔡邕被宦官诬害,差点斩首弃市,幸亏吕强向皇帝求情,才免除死罪,以髡钳刑流放朔方;九个月后赦回,但宦官们仍不放过,逼得蔡邕亡命江浙沿海十二年,才得回京 。
蔡文姬十六岁嫁给河东人卫仲道,才两年夫婿便病故,只好回娘家;不久父亲又被王允关进监狱,死于大牢 。可怜的蔡文姬十九岁时被匈奴掳去,南匈奴左贤王见她貌美纳为夫人,在匈奴十二年间生下二子 。
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曹操为相,念及与蔡邕旧情,赎回蔡女,史称“文姬归汉” 。文姬是一个既美丽又聪明的才女,精通乐理音律、诗书文史,弹得好琵琶,写得好篆书,只不幸三十一岁前,历尽离乱、死别、流浪的悲惨日子 。自匈奴归汉后,曹操要她将蔡邕当年的藏书传钞下来,她居然凭记忆默录了四百多篇;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继承了父亲未竟的遗志,把《后汉书》续稿完成,为中国史书弥补了一个缺口 。
文姬幼时具超人之音感,一日其父蔡邕鼓琴,突断一弦,文姬闻声道:“第二弦断了!”蔡邕讶异,疑她偶然蒙对,便操琴起弹,又断另一弦,文姬又道:“第四弦断了!”判断精准,分毫不差,使其父大为惊异 。
文姬的生母早故,自幼与父亲蔡邕相依为命,当蔡邕冤死狱中后,给她莫大的打击 。她曾经吟诗四百多首抒发心中的思念与悲叹,可惜均已散佚,只剩下《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两首长诗,《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百零八句;一为楚辞体,三十八句 。《胡笳十八拍》分为十八节,共一百四十八句,一千二百九十七字,主要诉说她的悲惨身世,字字泣血、句句锥心,正如唐代诗人李颀所云:“蔡女音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