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基础很薄,学习习惯很差,兴趣很低,该如何合理的开展教学( 三 )


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 。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 。
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 。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 。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 。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 。
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 。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
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 。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 。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 。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 。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 。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
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 。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 。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 。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
每天按时睡觉起床锻炼早读按时吃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