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告诉本刊采访人员 , 目前种植大户经营规模逐渐向300~1000亩的合理区间流动 , 在经营理念、法律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

文章插图
种粮大户投入的资金流向
生产水平变高:种“智慧田”带动更多小农户
本刊采访人员在安徽省蚌埠、芜湖等粮食主产区采访了解到 , 近年来 , 随着农业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应用 , 一些种粮大户使用数字新农具种出了“智慧田” 。问卷显示 , 在资金投向方面 , 69.05%的大户选择“购买农机等固定资产投入” 。
“我们已从十年前的7台套农机增至150多台套 , 覆盖耕种管收等领域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说 , 得益于物联网建设 , 农机在导航状态下自动走直、实时获取作业数据 , “玉米播种机一行播下来 , 从这头到那头误差不超过5厘米 。玉米收割机一天能作业300多亩 , 而普通收割机只有100多亩 。”
农机提效 , 科技增粮 。在安徽省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 , 种粮大户桂万发的感受格外强烈 。“与凭经验种田相比 , 靠种‘智慧’田 , 不仅稳产增产有保障 , 今年有的田块亩产量能达1300斤 , 而且成本降下来了 。”桂万发点开手机里的一款智慧农业应用软件 , 地里的土壤肥力、灌溉需求、成熟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
在桂万发的稻田边 , 竖立着一块写有“智慧‘芜湖大米’数字化硬件设备田间监测点”的标牌 , 地里埋装的各种物联网传感器正实时监测着稻田里的作物生长 , 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送到后台用以指导生产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通过卫星、无人机以及散布在田间地头的传感器 , 可以对水稻生长的13个阶段和49个关键决策环节进行梳理分析 , 为种植提供可视化的数据以及各类建议 , 实现对不同地块的精准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
通过种“智慧田” , 桂万发尝到了甜头 , 他的稻田亩产较过去提升约10% , 亩均可节省成本超100元 。
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 , 种粮大户的带动作用也在变强 。问卷显示 , 带动10户及以上小农户的种粮大户占44.44% , 其中带动50户及以上小农户的占21.43% 。从带动方式看 , 选择“流转后雇佣小农户忙活”“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提供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的居前三位 , 占比80.16%、36.51%和34.92% 。
“我最大的感受是 , 十年前 , 不少种粮大户的种植管理水平不如小农户 , 现在不少小农户已经跟不上大户了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张雷深有感触地说 , 原来种粮大户带不动小农户 , 现在大户依靠科技种粮 , 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

文章插图
种粮大户对于规模经营的信心
增粮信心变足:流转面积增加种粮后继有人
增粮信心变足 , 种粮效益和流转面积呈“双增”态势 , 是此次调研中种粮大户的一大反映 。
问卷显示 , 近三年 , 从平均效益变化看 , 选择“逐年增加”的种粮大户达64.26%;从流转面积变化看 , 选择“保持稳定”“逐年增加”的分别占44.44%、36.51% 。今年秋粮收获后 , 选择增加流转面积的种粮大户占66.67% , 其中选择“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流转面积”的占53.97% 。
- 如何用PS画或打出这种雪花
- 长颈鹿简笔画怎么画
- 如何学好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
- 加纳训练球衣撞衫外卖小哥
- 原来是身体出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经期前会莫名emo
- 人们花钱去盯着云和树放空 压力来到韩国这边
- 《男人装》杂志的创始人就是这位瘦马
- 玛格丽特花怎么过冬,玛格丽特户外过冬?
- 牡丹吊兰怎么施肥,这样施肥才有效!,金边吊兰施什么肥料?
- 牡丹吊兰怎么浇水,牡丹吊兰盆景造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