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要点及注意事项( 四 )


(7)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 , 否则应采取措施 。 如:增大配筋率 , 通长配筋 , 改善保温 , 铺设架空层 , 加后浇带等 。
(8)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
(9)当采用井字梁时 , 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 , 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 。 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 。
(10)过街楼处的梁上筋应通长 , 按偏拉构件设计 。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 , 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形成管井 。 电线管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 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 。 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 。 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 , 暖沟应做防水 。 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 , 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 。 有地下室时 , 混凝土应抗渗 , 等级S6或S8 , 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 , 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 。 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 , 一般加金属止水片 , 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
(15)采用扁梁时 , 应注意验算变形 。
(16)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柱为梁托柱时应向下延伸一层 , 不宜直接锚入顶层梁内 , 并且托梁上铁应适当拉通 。 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 女儿墙内加构造柱 , 顶部加压顶 。 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 , 均加构造柱 , 并应加密 。 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梁 , 上下层板均锚入此梁 。
(17)等基底附加压力时基础沉降并不同 。
(18)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 , 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
(19)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 , 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 , 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 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 , 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 。 板厚应加厚 , 并双层配筋 。
(20)较大跨度的挑梁下柱子内跨梁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梁荷载的一半 。 挑板道理相同 。
(21)挑梁、板的上部筋 , 伸入顶层支座后水平段即可满足锚固要求时 , 因钢筋上部均为保护层 , 应适当增大锚固长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
九、常用轻隔墙(加气块或陶粒)自重(含双面抹灰):
150墙:1.66 , 200墙:1.98 , 250墙:2.30 , 300墙:2.62 KN/m2 。 泰柏板:1.10 KN/m2 。
十、关于降水问题:
当有地下水时 , 应在图纸上注明采取降水措施 , 并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建筑及构筑物因降水不能正常使用(开裂及下沉) , 及何时才能停止降水(通过抗浮计算决定) 。
十一、设计人员应掌握的规范
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 , 设计人员还应掌握如下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 并应考虑当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规 。 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建筑材料的构成、货源情况、大致造价及当地的习惯做法 , 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
十二、关于绘图:
(1)一般钢筋粗线宽度为.45 距边界线1 , 圆点直径为.6 。
(2)应注意墙身剖面、连梁剖面、墙出挑梁的水平筋位置 。
(3)注意一、二级钢是否加弯钩 , 二级钢的断点一般不加45度直钩 , 除非不能表达清楚 。
(4)字高应为2.53.5571014 高宽比:0.8 。 在图面中 , 一般英文字高取2.5或3.5 汉字取3.5或5 , 在说明处多用7 。 当多个数字一样时 , 个数在前 , 如11X280=3080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