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图片_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图片_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半夏图片_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半夏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
别名:地文,地星,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 。
来源: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半夏搓去外皮的干燥块茎 。栽培或野生 。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南,此外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也有生产 。
性状鉴别:块茎呈不规则的圆球形、半圆球形 。直径约0.8~1.5厘米,高约0.5~1厘米 。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未去净外皮的具黄棕色斑点 。上端圆平,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呈黄棕色,其周围密布棕色小凹点,下面钝圆,光滑或有多数小凸起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质,细腻 。气微,有呛鼻感,味辛辣、麻舌刺喉(生半夏有毒不宜尝试) 。
以个粒大,外色白净,质坚实,粉性者为佳 。
主要成分:含B-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固甾醇、微量挥发油、植物甾醇、皂甙、辛辣性物质、生物硷等 。
功效与作用:和胃止呕、燥湿祛痰、散结消肿 。其原理已知者为:
1、镇吐 。制半夏丸剂、半夏煎剂对试验动物有镇吐作用 。生半夏流浸膏、生半夏粉剂(经高温处理)也有镇吐作用 。
2、催吐 。生半夏及其未经高温处理的流浸膏有催吐作用,这与前人所有说的“半夏生令人吐”相符 。但生半夏粉剂经济高温处理后则可除去催吐成分,而保留镇吐作用 。
3、镇静 。有效成分为一种生物硷 。其水溶性煮沸滤过液对呼吸运动有轻度镇静作用 。
4、降眼压 。半夏水溶性煮沸过液内服后,能使眼压轻度下降 。
此外,临床观察认为还有化痰止咳作用 。
性味:辛温,有毒 。
归经:入脾、胃经 。
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主治:湿痰阴塞,痰饮咳嗽,胸部胀满,呕吐恶心,痰饮眩悸,妊娠呕吐 。
临床应用:为治疗呕吐、痰饮的常用药 。
1、用于止呕,取其有镇吐作用 。如治由湿邪引起的呕吐,半夏的疗效更好,前人的经验亦认为“胃冷呕秽,以半夏为量佳” 。临床多用于治疗以下各种呕吐:
急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往往兼有心下痞满(胃部胀闷)常配茯苓生姜、加强健胃止呕作用,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
慢性胃炎引起的呕吐,往往兼有胃痛、嗳气、食欲不振,常配陈皮木香砂仁、益气汤等,方如香砂六君汤(方见砂仁项下) 。
神经性呕吐,兼有神经官能症状者,常配旋复花、代赭石生姜竹茹等 。
妊娠呕吐,常配生姜、川连、党参等,方如生姜泻心肠(方见生姜项下) 。用健胃和胃汤也好 。
2、用于祛痰,主要用于湿痰,表现为咳嗽痰多、痰白粘稠,胸脘作闷(可见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常配陈皮、茯苓等(二陈汤,方见陈皮项下),以此为基础,再随证酌加款冬前胡、川贝等 。
如为痰厥头痛,表现为咳嗽痰多,时吐清涎、头痛、畏寒,或有眩晕,常以半夏配天麻白术、陈皮等补脾燥湿,化痰祛风,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前人的经验认为“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在这方面半夏所起的作用可能为祛痰、镇静 。
附:对于急性青光眼的头痛、眼痛、恶心,有人建议可用半夏作对症治疗,因实验发现半夏有降眼压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