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 古时候的秤重单位是怎么得来的( 二 )


最后 , 希望我给大家展示了历朝历代的度量衡后 , 大家能有所裨益 。
中国古代尺寸和重量的标准是怎么来的黍、铢、两、斤、钧、石是中国古代常用实物 , 古人用它们来表示一定的重量单位 。
“黍”是指一种古人(人<像一个人侧面站立的样子 , 与人有关 , 这里指古人>)将熟透穗头轻轻一敲其米粒像流水(氺<是“水”的变形 , 像小河中的流水样子 , 与水有关 , 这里指流水]>)一样落下的粮食作物(禾<像禾苗的样子 , 与禾苗、幼苗有关 , 这里指粮食作物>) 。现称稷子 , 碾后而成的黄米 , “黍”是古人所称稻、黍、稷、麦、豆的“五谷”之一 , 这里指细小黍米的重量 , 与微小重量单位有关 。
“铢”是一种古时质黄(朱<特指[ノ:用一撇表示特指的意思]红木[木:是由甲骨文字形变来的 , 与树木有关 , 这里指树干]中间[一:用一横放在“木”中间形成“未” , 表示红木的中间]的红色 , 与红色有关>)的金属(钅<是“金”字草书形式的变形 , 而“金”是指箭头、斧铖[王:是指一把古代兵器钺]、铜饼[丷:像两块发光的铜饼]等青铜类器物 , 因此与金属有关>)小豆子 , 后呈圆形内有方孔的铢钱 , 是一种小的钱币和重量单位 。
“两”是指一(一<像伸出的一个手指[:是“一”的甲骨文字形 , 指一根手指] , 表示数量1的意思>)对铲形币(<像两个中国古代铲形币的样子>) , 以此表示两个的意思 , 这里指钱币与重量的单位 。“斤”是指用长柄(<指长柄>)利刃(<指利刃>)砍断枝条(<像折断的枝条>)的用具 , 中国古代有种像斧头样式的金币 , 叫斧头金 , 重16两 , 因此这里相当于半公斤 , 一种市制重量单位 。
“钧”指圆形(匀<指制作对称[冫:是“二”的变形 , 指一分为二 , 一边一半 , 因此含有对称的意思]圆形陶器的旋转[勹:像驼背人的样子 , 与弯曲有关 , 这里指弯曲而成的圆盘 , 这里与旋转有关]平台 , 这里表示圆形的意思>)金属(钅<是“金”字草书形式的变形 , 而“金”是指箭头、斧铖、铜饼[丷:像两块发光的铜饼]等青铜类器物 , 因此与金属有关>)重量码 , 与重量有关 。
“石”指从山崖(丆<是“厂”的变形 , 像山崖“”的样子>)上滚下来的石块(口<像石块的样子>) 。古时有一种称量物体重量的衡器 , 一边放上称量的粮食 , 一边放上用石头做成的石码子 , 故与重量单位有关 。
通过类比的方式 , 用实物表示一定的重量 , 一千二百个黍重为十二铢 , 十二铢为一两 , 十六两为一斤 , 三十斤是一钧 , 四钧为一石 , 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 如“两石粮食” , 指二百四十斤粮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