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服役一年,首次亮相阅兵场。这款“胖妞”的性能如何?

【运-20服役一年,首次亮相阅兵场。这款“胖妞”的性能如何?】运-20于2013年首飞,在2016年装备部队,2017年7月30日首次参加阅兵 。首支接装运-20的部队2004年新成立的运输航空兵第四师 。运-20长47米、翼展45米,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最大载重量超过60吨 。

运-20服役一年,首次亮相阅兵场。这款“胖妞”的性能如何?

文章插图
和美军C-17相比,国产运-20前面板显示器尺寸更大、数字化程度更高,而且借鉴了波音-787更先进飞机,把衍射平显安装在了舷窗的上部 。国外称中国的运-20是C-17和伊尔-76的结合体,其中一个典型的特点 。就是运-20继承了伊尔-76外置翼盒的特点,也就是极易明显凸起于机身上部,形成“驼背” 。但是这种设计避免了机舱高度的损失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伊尔-76运输机的货舱宽度只有3.3米,而运-20货舱的横向尺度大约为4.8-5.2米左右 。运-20在宽度上的优势,一举解决了中国现有伊尔-76运输机无法输送99式主战坦克的弊端 。因为99式坦克宽度为3.5米,大于伊尔-76运输机的货舱宽度,也大于伊尔-76飞机48吨的最大载重量 。
运-20服役一年,首次亮相阅兵场。这款“胖妞”的性能如何?

文章插图
运-20所超越的,是俄罗斯现在正在研制并积极外销的伊尔-76MD-90A型运输机,也就是伊尔-76运输机的最新改进型号 。巧合的是,运-20和伊尔-76MD-90A几乎同时在2013年1月实现首飞 。伊尔-76MD-90A在原来的伊尔-76MD运输机基础上改进,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10吨,更换了电子设备,加大了载油量,最大载重量从原来的48吨提升到52吨 。本来俄罗斯研发伊尔-76MD-90A,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型运输机市场,但在运-20出现后,却能在200吨的起飞重量下,装载60吨的货物,同时航程还比伊尔-76MD-90A更远 。这说明中国在研发运-20的时候,既考虑了国内军事的需求,也有瞄准国际市场的准备 。
运-20的研发也很有特色 。首先是与众不同的“大军团作战体系”:包括行政总指挥、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负责项目的组织指挥,计划协调,人员、经费、物资保障等工作;总设计师唐长红,负责指挥由各ji设计师组成的跨建制、跨部门的技术指挥系统;总制造师、西飞总工程师何胜强,负责协调总装厂装配;总质量师、一飞院时任副院长罗延生,负责指挥跨部门、跨建制的型号质量保证机构;研制现场总指挥,分别由总设计师单位(一飞院院长方玉峰、李守泽先后担任)、总制造师单位(西飞总经理 唐军、何胜强先后担任),负责研制现场的组织领导工作 。
从分工协作体系上,“一院六厂”是diyi层次的总承包商,即中航工业一飞院、西飞厂、陕飞厂、成飞厂、沈飞厂、哈飞厂、上飞厂 。金字塔的第二层,也就是分系统/部件转包商,总共有 200 家左右 。第三层次,即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数量更为庞大,居然达到上千家,涉及几十万人 。
运-20研制体系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基于 MBD 的全三维设计制造技术 。这项技术用三维数字模型来 完整表达产品的定义信息,包括设计信息、工艺信息、检验信息、制造信息,并且作为产品研制 过程中的weiyi依据 。这项技术 2003 年才有技术标准,2005 年美国人率先在波音 787 项目中使用 。全面应用这项技术后,运-20设计周期缩短了 40%,生产准备周期缩短了 75%,制造周期缩短了 30%,不仅保证了型号研制的节点,而且使我国的数字 化设计制造技术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
以伊尔-76为代表的中低端、高性价比大型运输机,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美国的高端C-17运输机全球只有7个用户(除美国以外);而伊尔-76的用户却高达37个,是美国C-17的5倍多 。因此,中国运-20在充分吸收C-17和伊尔-76的设计特点,充分应用中国最新航空材料和电子技术,完全有能力和俄罗斯争夺中低端大型运输机市场,而这一领域是俄罗斯目前为数不多的大飞机出口市场,运-20的崛起将完全动摇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