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致死病因中,常年处于首位 。很多年轻人觉得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示,年轻人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甚至猝死频发,十分令人惋惜 。

文章插图
【世卫组织公布十大致死病因——心血管疾病,有12个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牵涉循环系统的各个方面,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因该类疾病原因死亡的已位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可以说是“谈之色变”的疾病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哪些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呢?
前不久,我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学者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涉及全国31个省98.3万人,指出了不同危险因素与不同区域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
研究指出,我国10.3%的居民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在大陆7个地区中,不同地区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标准化率不同,主要危险因素也各不相同 。其中,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标准化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达12.6%,华南地区为最低,占8.0% 。在因素方面的主要差异有:
(1)华北地区——肥胖和高血压;
(2)东北地区——副食不合理(包括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以及红肉摄入过多);
(3)华南地区——主食不合理,代谢(血脂和血糖)异常以及体力活动不足 。
研究中涉及的12种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
1.血压偏高(≥140/90mmHg);
2.总胆固醇偏高(≥5.0mmol/L);
3.高血糖(≥7.0mmol/L);
4.超重或肥胖(BMI≥25 kg/㎡);
5.吸烟;
6.饮酒;
7.低全谷物摄入;
8.低水果摄入;
9.低蔬菜摄入;
10.低豆类摄入;
11.高红肉摄入;
12.代谢与低体力活动 。
此外,心血管疾病还与遗传、年龄、情绪、睡眠、空气污染等其他多种因素有关,其他因素也需要大家给予重视 。但本研究仅在上述范围内讨论 。从这12种危险因素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饮食因素就占了一半 。因此,做到合理饮食,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除了保证全谷物、水果、蔬菜、豆类的摄入,减少红肉的摄入外,还要控制脂肪摄入的类型及重量,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摄入 。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肥胖、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近些年,代谢疾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关发现越来越多,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利用益生菌可干预、减少、预防与代谢综合症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益生菌除了调整肠道环境改善肠道功能,还能够分解炎症;转化茶多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分泌酸性物质,从而抑制胆固醇的生成;分解胆汁酸等,具有一定的降血压、降低胆固醇作用 。
我是营养科谭涛峰主任,专注分享医学、癌症康复方面相关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关注、留言,有问必答 。
- 产后如何消除恼人的橘皮组织?
- 胸部软组织挫伤?为了你的百度经验值,不要乱回答。
- 凤凰社是什么组织
- 在《火影忍者》里,晓组织成员小南的实力如何
- 谷歌Pixel 平板电脑公布,明年正式推出
- JonyJ公布恋情是怎么回事?JonyJ的女朋友是谁?
- 小狗智商排行公布,你掌握吗?
- 淘宝订阅营销玩法组织计划有哪些话题可以参与?详细介绍
- 怎么去除大腿上的桔皮组织 怎么去除腿上的橘皮
- 奖项揭晓 |2021-22 意大利 A 设计奖公布,中国多项目斩获铂金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