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 。目前,随着DLBCL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单克隆抗体的问世,约有60%~65%的患者通过现有的R-CHOP方案化疗后可以得到临床治愈,但是仍有超过30%的患者对R-CHOP方案反应并不好或最终出现疾病复发 。对于这部分复发难治患者有15%可以通过二线拯救性强化疗方案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得到治愈,还有30%是无法通过二线方案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得到治愈的 。复发难治性DLBCL(R/R-DLBCL)患者的预后较差,特别是对于不能耐受正规化疗的患者 。
目前针对R/R-DLBCL,挽救性的强烈化疗之后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主流方案 。但是从生存曲线看,患者的长期生存并不是特别理想,这种治疗现状是亟需改善的 。那么如何应对R/R-DLBCL?
整合诊断
面对既往经过多次治疗,反应并不好的R/R-DLBCL,临床医生应该如何面对呢?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永远是诊断 。遇到复发难治患者,第一要回到诊断 。首先复习既往病理,了解病理情况;有条件的话,需要进行重新活检 。此外,需要进行影像学再评估 。总的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得到更有价值的整合诊断 。
整合诊断对于R/R-DLBCL的诊疗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 。
1. 首先,通过整合诊断更多信息,推动了DLBCL分类的进展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形态到FISH ,再到基因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 。发展到目前,根据基因检测,部分非特指型DLBCL的分类有了一些新的根据基因进行的分类 。
2. 第二,整合诊断对DLBCL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例如,最近比较热的根据基因检测的几种分类,包括BN2型、EZB型、N1型、MCD型分类,它们的基因突变位点是不一样的,临床医生在治疗前会对预后有一个更精准的判断,可以选择相应更有效、更有特异性的一些新型治疗方法 。此外,通过整合诊断的信息,临床大夫可以预测患者是否会对药物存在耐药 。例如,TP53突变的病人对于CHOP方案里的大部分药物都可能会存在抵抗,也就提示这些存在突变的病人用R-CHOP方案治疗的话,治疗的失败率和复发率还是比较高的 。
3. 第三,推动我们对DLBCL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 。通过更多对于疾病的分子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DLBCL的发病机制 。例如,虽然生发中心样(GCB型)和活化 B 细胞样 (ABC 型)都存在有关凋亡和增殖的通路,但是在一些信号通路上,它们是有一些明显差别的 。
4. 第四,为临床针对DLBCL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所有的治疗选择都是从诊断出发,无论是新型治疗,还是其他的治疗,都是基于诊断,同时整合诊断也推动现在很多新疗法的研究 。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诊断信息应该尽可能全面和整合,这样有助于后期的整个治疗策略的制订 。因为淋巴瘤的治疗,包括很多血液病的治疗不是单纯一个方案接一个方案,而是从一开始就要根据病人制订完整的治疗策略,包括治疗强度、后期巩固和强化治疗的方案 。
优化拯救性方案
针对复发难治的DLBCL,整体来看,R-DHAP/R-ICE/R-GDP作为最常用拯救方案,无明显差异 。但DLBCL亚型对不同拯救方案疗效的影响还是有所差异,在选择二线方案的时候,依然要考虑到病人类型和诊断的特征 。
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
目前,新型靶向药物为复发难治病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整合诊断信息还可以指导复发难治DLBCL的靶向治疗 。
例如,一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发中心(GCB)型 。在外院进行8程R-CHOP方案之后复发,后面又经过2程R2-GDP拯救方案,疾病依然进展 。入我院时,存在大包块压迫胰腺导致梗阻性黄疸,淀粉酶升高,暂无法行CART治疗 。根据基因突变二代测序结果,检出KRASp.K117N变异,提示其可选择从MEK抑制剂(如曲美替尼)中获益 。予以口服曲美替尼联合BCL-2抑制剂(venetoclax)治疗后患者自觉腹痛,黄疸明显改善,后续接受CART细胞治疗,目前疗效还在等待评估 。
- 英国一年硕士继续读博 中国最年轻的博士
- 天津理工大学有博士专业吗
- 读博士出国吗 为啥出国留学读博士更容易
- 松下洗衣机与博士洗衣机哪个好
- 四川大学在职博士能领奖学金吗
- 硕士和博士算科学家么
- 谁能介绍几本关于罗大伦博士的书
- 什么样的硕士学位可以考博士
- 奔驰E300L车博士隐形车衣完美的镜面效果提升亮度50% 奔驰屏幕亮度怎么调节
- 什么是全科博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