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吧!》完美收官,Soul App演绎品牌“参演”综艺的正确方式

《追光吧!》完美收官 , 张卫健收获年度“最强追光者”称号 , 他在节目中说 , 爱自己的事业 , 爱自己的舞台 , 爱自己的影视作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其实跟张卫健一样 , 参加《追光吧!》的艺人都在“爱我所爱”的力量下 , 展现出不一样的自我 , 也提示屏幕后的观众 , 我们都不止一个闪光面 。
在这样的氛围里 , 作为节目的独家冠名一亿年轻人的快乐星球Soul同样深度“参演”这档综艺:鼓励每个人展示真实自我、追求生命中独特闪光点的平台调性与节目深度契合 , “聊兴趣 , 不孤单”的slogan也在艺人的互动中不断刷新其含义 , 充分体现了以志趣为纽带建立起的联系 , 能带来多种意想不到的惊喜 。

《追光吧!》完美收官,Soul App演绎品牌“参演”综艺的正确方式

文章插图
01
主张契合巧妙融入
综艺与品牌同频闪光
随着内容营销不断深化 , 综艺冠名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直接的品牌露出 , 更强调品牌自然融入 , Soul App此次独家冠名《追光吧!》同样是一次综艺与品牌和谐共荣的案例 。
《追光吧!》作为创新的致敬主题音乐竞演真人秀 , 今年喊出了“人生别设限 , 做你所想全力追光”的主张 , 鼓励参与艺人打破固有大众印象 , 秀出自我不同闪光面 。这与Soul鼓励用户从自身的真实兴趣出发 , 无顾虑地表达自己 , 用真实自我社交异曲同工 。品牌与综艺的核心主张相契合 , 为最终节目呈现良好效果奠定了先决条件 。
《追光者!》围绕“追光而上 , 致敬时代”的精神内核 , 设置五大主题公演 , 分别为致敬体育精神的生命之光、致敬人民子弟兵的热血之光、致敬中华文化的传承之光、致敬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之光、致敬进击太空精神的探索之光 。这些命题在日常传播中并不少见 , 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的 , 对于参赛的艺人们也是如此 。他们将暂时封存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 在不同的主题中探索自身未知的潜能 , 展现出自己多面性 。
不仅如此 , 在节目中 , Soul还把目光投向了场外的追光者——在Soul App上的瞬间广场#追光吧 话题下 , 许多年轻人受到节目感染 , 也分享了各自的职业日常 , 他们中有支教老师、消防员等各种身份 , 但在话题下 , 他们都是坚守在各自领域中的追光者 。Soul通过节目植入的方式 , 向观众们展现了这些可爱的场外追光者 , 丰富节目内容同时 , 也加强了Soul与追光话题的关联 。
【《追光吧!》完美收官,Soul App演绎品牌“参演”综艺的正确方式】在此过程中 , Soul并没有借势节目宣讲品牌理念 , 而是让品牌互动、功能展示等巧妙穿插在艺人的互动过程中 , 保证了节目的流畅与观赏性之余 , 又借助艺人与用户的真实反应 , 持续讨论着“多面的人生更有趣”这一话题 。
致敬体育精神的运动体验中 , 演员吴镇宇拼尽全力 , 一心只想为团队夺取球赛胜利;而在致敬人民子弟兵的主题中 , 全体艺人选手都体验了障碍接力、泥潭搏击、实战演练等训练 , 杨宗纬等情歌选手 , 用自身意志力展现出舞台柔情外的坚韧一面 。他们这些真实的反应给用户带来许多不同的观感 , 也让用户对艺人们生出了新的好奇 , 进而在Soul App上的瞬间广场#追光吧 话题下 , 发出了各种真诚的问题与感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