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北方差异你知道吗?南北方差异之冬至美食


冬至,南北方差异你知道吗?南北方差异之冬至美食

文章插图
冬至美食
冬至将至 , 行将亚岁 。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 勤恳务实的川农儿把“特别能吃苦”的前四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南北方的饮食又大有不同 , 接下来来看看南北饮食大PK吧!
北方篇

冬至,南北方差异你知道吗?南北方差异之冬至美食

文章插图
冬至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饥寒交迫的百姓 , 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外加面皮 , 做成耳朵状的食物 , 施舍于百姓 。后来 , 每逢冬至 , 人们便模仿着做该食物吃 , 进而形成了习俗 。人们希望通过吃饺子来“消寒” 。
“冬至到 , 要养生;吃什么 , 羊肉好 。”羊肉汤在北方的名气丝毫不逊于饺子 。民间传闻 , 清初时期羊肉汤的做法一直是皇家御膳秘方 , 后北京城的一位饭馆老板用重金收买了宫中太监 , 从而得到了羊肉汤的秘方 。尽管喝羊肉汤一习俗源于北方 , 但南方的四川却深受影响 , 羊肉在冬日可谓滋补之首 。如今 , 大街小巷的羊肉汤让人馋涎欲滴 , 一碗滚烫雪白的羊汤在撒上葱花后令无数食客回味无穷 。
“冬至馄饨夏至面” 。“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 , 颇似天地混沌之象 , 故于冬至日食之 。”除了形状相似 , “馄饨”和“混沌”谐音 。北方冬季吃馄饨也是为了储存热量 。
南方篇

冬至,南北方差异你知道吗?南北方差异之冬至美食

文章插图
冬至汤圆
“年年长高 , 步步升高”江浙人喜好甜食 , 年糕无疑会成为当地人的首选 。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人开始在冬至吃年糕了 。而年糕的风味也会因三餐多种多样 , 早上是芝麻拌白糖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上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冬至吃年糕 , 寓含着“年年长高、步步升高” , 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期盼着美好吉利 。
“家家户户捣米做汤圆 , 只为明朝冬至日 。”
冬至吃汤圆 , 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 在南方特别受欢迎 , 民间有”吃了汤圆长一岁“的说法 , 汤圆也称汤团 , 冬至吃汤团也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祀祖先 , 也可以用来送给亲戚朋友 。吃汤圆 , 望团圆 。江南一带 , 每逢冬至清晨 , 各家各户磨糯米粉 , 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儿 , 包成冬至团 。
“冬至大如年 , 米酒少不了传统的苏州人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 。冬酿酒是一种米酒 , 加入桂花酿造 , 香气宜人 。姑苏百姓在饮冬酿酒的同时 , 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 。在寒冷的冬天 , 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 , 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