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成立“青岛市家长学校”,建成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高地( 二 )


建立家长学校精品课程分类开发机制 。三级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坚持“典型引路”,推动家庭教育课程内容供给侧改革 。按照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理念指导与工作交流相结合的原则,研发科学系统、分类多样的家长学校课程,包括丰富的家庭教育优秀课例、优秀家长经验案例、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案例、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等课程 。汇聚海量优质资源,扩容家长学校的学习研究范畴,增强家长学校的科研氛围和专业水准,形成能够满足家长、教师等不同角度和主体需求的家庭教育教学资源支持系统 。
建立家庭教育教师队伍梯队培养机制 。三级家长学校均要锻造一支涵盖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优秀家长、专家人士等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中小学每个级部确定一位兼(专)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 。以“种子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基本培养路径,市、区市家长学校每年至少开展1次“种子教师”遴选和研修培训;每年培训结业的“种子教师”面向所在学校全体教师至少开展1次全员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教师掌握基本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面向种子教师遴选培养骨干教师 。依托现有的家庭教育名师和家校协同名校长培养工程,吸纳骨干教师参与建设家庭教育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带动区域内家庭教育师资水平和教研环境 。
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协同发力机制 。家长学校作为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是发挥学校主导、链接家长资源、汇集社会资源的主渠道 。各级家长学校应以优化自身建设为核心,同步盘活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服务站功能,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意见征集、资源挖掘、参与管理、合作育人等作用,充分家庭教育服务站个体指导、个性服务、深入沟通、重点关注等作用,助推本级家长学校优化升级,以满足家长需求为共同目标,实现家校社协同发力、精准施策 。
建立家长学校考核问效机制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督导检查,以家长满意度为家长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评价标准,每年结合家长需求问题征集调研机制同步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1次 。将家长学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挂牌督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学校综合绩效考核内容,把家庭教育指导力作为干部、教师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 。及时宣传推广家长学校建设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家庭教育工作氛围及“和谐友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环境 。;;
【市教育局:成立“青岛市家长学校”,建成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高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