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市教育局发布《青岛市优化提升家长学校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将成立“青岛市家长学校”,集结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培训、实践为一体,建成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高地 。
实施方案提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优化提升家长学校建设为重点突破,以建立落实“八大机制”为主要抓手,为家长提供更具系统性和实效性的指导、沟通与服务 。到2022年底,全市家长学校办学理念更加科学、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富有青岛特色的、适合家长教育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新局面基本形成 。
实施方案提出8项具体举措 。建立“1+10+X”家长学校联盟机制 。发挥教育系统办学优势,成立“青岛市家长学校”,集结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培训、实践为一体,建成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高地 。各区市相应成立区市级家长学校,在全市范围内布局“1+10+X”的家长学校联盟,以市、区市、学校三级联动,构建家长学校协同运作体系 。充分整合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五老”以及优秀家长队伍资源,共同协助支援各级家长学校建设和规范化运行 。
建立家长需求问题常态征集调研机制 。各级家长学校要树立“科学办学”理念,灵活运用家长会、家访、校园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家校沟通渠道和问卷、座谈等形式,保障本级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和方式建立在广泛的家长调研基础之上 。市、区市家长学校每学年开展家长需求调研不少于2次,校级家长学校每学年不少于4次 。调研、梳理当前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形成意见问题清单,以家长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和实践活动,保障家长问有所答、学有所获,从而形成真实有效的家长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家长的获得感 。
建立“一校一品”品牌深化机制 。创建青岛市家长学校品牌,将现有的“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三长见面会”“教子有方”等家庭教育品牌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等需要面向家长开展的宣传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品牌管理 。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深耕线上、线下指导服务,以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融媒体产品不断丰富家长学校品牌内涵 。鼓励各区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创建形式多样、服务高效的品牌,落实“一校一品”,形成全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和家长终身学习的特色名片,打造叫得响、做得实、立得住的青岛家庭教育口碑 。
建立基层家长学校提质增效机制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将优化家长学校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做到“四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校(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德育副校长任副校长,设立包含中层干部、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明确责任分工,统筹负责家长学校各项机制落实和工作开展;课程设计安排到位,依托家庭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个年级梳理出8课时的家庭教育必修课程,落实每学年4次8课时的基础性、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精准沟通到位,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导师制作用,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包联沟通制度,每学期确保每个学生家庭至少一对一联系1次,建立每个学生家庭的家访档案,确保一家一策、因材施计,有效反馈和解决不同家长的需求和困惑;效果评估反馈到位,每年年终结合家访、家长会等调研形式,对本年度家长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不足,形成1份家长学校年度办学报告并向全体家长公布;鼓励开展优秀家长、优秀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优秀家长学校等评选表彰,持续提高家长、教师对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工作的参与度、荣誉感和获得感 。
- 教育部:深入开展“2022高考护航行动”
- 高校“超期硕博”现象引关注:有研究生超长待校十几年未毕业
- 晚上几点睡觉,才算“熬夜”?
- 虽有王命,不留其行!农村常见的麦蓝菜,为何叫“王不留行”?
- 比土味装修更可怕的,是“高大上”的设计,遇上南方回南天
- 零食,真的是小朋友的“禁区”吗
- 双人床不兴了,新式“错位床”一出,整洁美观省空间,太机智了
- 10×10米农村别墅,占地面积不过百,小户型也迎来了“春天”
- 选窗帘不用纠结,记住“5做5不做”,轻松选到合适的窗帘
- 入户门正对卫生间门会“破财”?学会这8点轻松破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