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入住前,哪些风俗文化和事项需要注意,你知道吗?


新房入住前,哪些风俗文化和事项需要注意,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新房入住前,哪些风俗文化和事项需要注意,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新房入住前,哪些风俗文化和事项需要注意,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新房入住前,哪些风俗文化和事项需要注意,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新房入住 ,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 , 不同的新房又会有不同的风俗 , 但是 , 有一些进房前的准备 , 大多数地方的民俗规矩还是相同或相近 , 只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 。

新房入住 , 以农村风俗文化最为浓厚 , 民俗说法上也比较多 。 现在虽然很多人早已进了城 , 成为城里人 。 这些人虽然进城了 , 新房入住时 , 多多少少还带了一些农村烟火气息 , 仍旧遵守农村的一些习俗 , 尤其是地级和县级城市 , 仍然有一些人还讲究这些 。
下面要介绍的是农村新房入住前 , 所有准备工作之中的一些传统风俗讲究和禁忌事项 。 至于一些新式新房的新式入住方式 , 已经不再讲究传统民俗 , 那是另一回事 。
1、以传统方式入住新居时“火”有关的风俗过去农村 , 人们通常把新居入住称为“进火” , 也称“进新屋” , 也有一些地方称为“入伙” , “进伙” 。 现在一些地方农村仍旧把新房入住称为“进火” , 部分年轻人改称为“进新屋” 。
为什么农村把新屋入住称为“进火”呢?
过去农村 , 火不仅供人们做饭 , 还供人取暖和照明 , 人间烟火也就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象征 。
我国民间繁衍后代叫“传香火” , 把知识和手艺代代相传下去 , 称“薪火相传” 。 薪火相传的原意是 , 柴烧尽 , 火种仍可流传 , 寓意前人的事业由后人接替 , 并且一代又一代接续下去 。 在普遍用柴火做饭的时代 , “火种”成为一个家庭的象征 。

因此 , 过去民间(包括农村和城镇) , 人们入住新房的时候 ,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带上火种 。
这里列举长江中游一些农村 , 过去新居入住的具体做法 。
入住新屋之日 , 全家人通常在天未亮之前 , 从老房子或原来住的地方出发 , 进入新房子 。
新居入住那天 , 从老房子出发 , 一般男主人打着火把 , 挑着粮食(谷物) , 女主人拿着装有火子的器皿和提着米(有的用篮子 , 有的用米袋子) , 子女带上其他要带的东西(地方不同 , 要求不尽相同 , 但家庭成员不能空手进新屋) 。 之所以男女主人都要拿火种 , 主要是为了把火种带到新房 , 提供双保险 , 万一有一个人火种熄灭了 , 另一个人还有火种 , 这样就能保证把火种从老房子带到新房子 。 再说 , 火种象征家里的男女主人共同的家 , 到新居后 , 两个火种合在一起 , 寓意家庭和睦 。
进入新房子后 , 男女主人将火放入柴火灶内或者火塘内 , 把火烧得旺旺的 , 寓意新房让家庭像火一样旺盛 , 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这也就是过去农村把进新屋称为“进火”的原因 。
在烧火的时候 , 锅子或鼎罐内装满水 , 要把水烧得滚开 , 寓意进新屋后 , 家里的事业风生水起 。
由于传统入住新房有以上“进火”的仪式 , 过去农村 , 人们在入住新房前 , 在老房子内 , 根据老房子距离新房子的远近 , 要精心准备火把(有的为竹缆绳、庄稼秸秆等)、木炭 。 同时 , 还要在新房子准备好容易点燃的柴火 , 免得进入新房后 , 进入柴火灶或火塘的柴火烧不起来 , 影响家里人的心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