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宋代汝瓷和后仿汝瓷

【如何区分宋代汝瓷和后仿汝瓷】

如何区分宋代汝瓷和后仿汝瓷

文章插图
汝瓷釉色以天青、天蓝、月白为主,纹片是由开片组成,无釉面 。“五柳先生”中有五种柳条花纹在北宋汝瓷中极为罕见,此为其中之一 。汝瓷之美,源于宋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文人雅士对自然美学的欣赏与追求 。宋人对瓷器有很高的评价,故北宋时期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1、颜色
汝瓷主要品种有天青釉、梅子青、蒜青釉、酱紫、汝红釉、粉青釉、米黄釉等 。颜色有青灰、天青、天蓝、月白等 。汝瓷特点为:薄如蝉翼、细如鱼鳞、支钉痕 。胎体坚实,胎骨洁白细腻,烧成温度低,由于高温烧制作用,釉面十分稳定,釉层分布较均匀 。
2、纹片
纹片是由开片组成,无釉面,釉层细腻,有透明釉,釉面开片呈月牙形 。汝瓷纹片以小片为主,较常见的为大片 。开片在施釉的同时还会有露胎地方 。一般会有一种微透明的感觉,其大小随烧造温度高低而变化 。在器底会有很小的裂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宝塔纹” 。
3、胎体
汝瓷的胎体是以含铁的胎土为主,釉呈乳白色,胎体很薄,多呈半透明的乳浊色,这种胎体胎骨结实、有光泽 。宋代汝瓷为胎内施一种青灰色的粘稠釉,在施釉时,粘稠度很大,因此胎体很薄很容易出现气泡,很少甚至没有,气泡不能被瓷器吸热而消散 。因此要想提高汝瓷瓷器胎体质量必须要加强吸热和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和气泡作用 。这样才能使瓷器烧成后呈白色或乳浊色 。而现代仿制“汝窑”瓷器所使用的粘泥色(粘泥工艺)在仿造汝瓷过程中是很难避免的 。
4、釉面
釉面:在瓷器胎的表面,釉面被均匀地划上一层薄薄的釉层,这就是器物表面的釉薄层,因呈色而得名,也叫“天青釉”或“天青灰釉” 。此层釉层的厚度不一样,就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效果 。施釉部位:在施釉部位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气泡纹饰;由于胎质比较细,这些气泡纹饰是十分不规整的,而且很有立体感 。胎质有粗有细之分,细者有白色胎、灰色胎之分;粗者多为黑色胎、酱色胎之分) 。汝瓷中的“天”字纹就是一种釉色非常深的地方,这种花纹在其他瓷器上是很少见的,有的时候它还会出现在其他瓷器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